鶴壁市公安局淇濱區分局打造“無人機+”警務模式 科技鑄“盾” 智慧警務護平安
“淇濱公安提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遠離淇河危險水域,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從你我做起。”8月19日下午,一架警用無人機在淇河水域上空巡航,機載擴音器持續播報防溺水警示,機腹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岸邊動態……入夏以來,這樣的場景每日上演——這既是科技賦能民生防護的生動實踐,更是鶴壁市公安局淇濱區分局(以下簡稱“淇濱區分局”)創新“無人機+”警務模式的鮮活註腳。該局用智能化手段爲羣衆生命安全築起堅實防線。
淇濱區分局始終以實戰需求爲導向,在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鬥力進程中,圍繞“情指行”一體化、派出所主防等重點工作,將拓展無人機應用作爲重要支撐點,全力構建空地一體化、實戰化、智慧化警務工作新格局。
今年年初以來,淇濱區分局從巡邏防控、偵查取證、應急救助、治安管理、服務羣衆等方面,加快推動無人機應用與公安業務深度融合,積極打造人機高效互動、地空協同聯勤的“無人機+警務實戰”新型警務模式。該局通過織密全方位覆蓋、全領域涉及、全時段監控的平安防護網,爲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
空中巡邏護平安
8月18日晚8時許,在鶴壁市體育公園遊玩、鍛鍊的市民聽到空中傳來喊話器提示音:“淇濱公安提醒,請妥善保管個人財物。謹防電信詐騙,共創平安鶴壁。”該分局民警操控遙控器,顯示屏上市體育公園操場全景畫面清晰呈現。
“傳統巡邏靠腳步丈量,就拿市體育公園來說,全部巡邏一遍需要較長時間,但無人機幾分鐘就能實現全覆蓋。一旦發現異常,警方可迅速反應,極大提升應急響應速度。另一方面,經無人機喊話提醒,市民注意保管個人財物,財物丟失情況明顯減少。”淇濱區分局情指中心負責人王謙說。
工作中,這一“靈活的巡邏尖兵”化身“千里眼”和“傳聲筒”,編織起一張空中動態防控網。在中凱、清水灣等夜市集中區域,人員密集、環境複雜,易發生口角爭執甚至打架鬥毆。無人機通過高空巡查快速發現苗頭性事件,察覺異常後立即同步位置信息給地面警力,同時用喊話器警示:“請保持冷靜,文明溝通,切勿衝動!”這種“空中監測+地面聯動”模式,能大幅縮短處置時間,讓矛盾糾紛在升級前得到有效緩解。
在淇河沿線,無人機變身爲“不知疲倦的高空安全員”,沿淇河展開常態化巡查。一旦發現有人擅自進入深水區、未成年人獨自在河邊戲水等危險涉水行爲,搭載的喊話器立即啓動:“請立即遠離河道危險區域,注意自身安全!”實時空中干預不僅能快速制止危險行爲,更通過持續警示增強羣衆防溺水意識,讓淇河沿線安全防護更主動、更及時。
學生上下學時間,淇濱警方在轄區各學校周邊開展“無人機+護學”新模式,無人機與護學崗民警配合開展安全巡護,打造地面車巡、人巡、空中機巡“三位一體”立體巡防體系,以科技之力爲校園安全保駕護航。
活動安保顯神通
4月2日,第十一屆鶴壁櫻花季賞櫻活動啓動儀式舉行。活動現場人潮涌動,淇濱區分局民警手持操作設備,全神貫注地盯着監控屏幕。隨着“嗡嗡”聲,一架無人機迅速升空,在民警精準操控下靈活盤旋於現場上空。
櫻花季期間,淇濱警方積極發揮無人機“跨空域、全方位、立體化”巡邏優勢,將其深度融入安保工作。無人機“一專多能”:低空懸停時是“流動的引導員”,喊話器循環提示“請有序排隊”“保管好隨身物品”,柔性屏滾動播放活動流程、安全須知等字幕,引導現場羣衆有序行動;升到高空後變身爲“全景監測站”,通過高清攝像頭實時捕捉人流密度、車流走向等數據,發現擁堵風險及時預警,爲現場人員分流提供科學依據。在無人機助力下,活動現場秩序井然,安保工作高效開展。
“空中有無人機巡邏,現場又隨時能看到警察身影,非常有安全感。”外地遊客感嘆。
“要爲平安建設插上科技翅膀,就得下好智慧警務先手棋。我們分局與河南領飛科技公司合作,已建成9座無人機自動機場,服務覆蓋淇濱區全域,充分發揮空中警力優勢,探索形成多項警務功能,推動智慧警務與傳統警務深度融合,切實提升了空地一體化協同作戰能力。”淇濱區分局政委趙賢昆說。
多域賦能展所長
“別害怕,我們正在想辦法營救你下來。”近日,一場無人機演練在淇濱區一處山林舉行。當警方接到老人走失報警後,發現尋找區域地勢陡峭,僅靠人力很難快速找到老人,無人機迅速展開搜索並確定了老人位置。民警利用無人機的喊話器安撫老人情緒,隨後老人被安全營救至地面。
這是無人機在快速救助中的一個縮影。而它的作用,還體現在多個領域。針對上峪鄉、大河澗鄉等山林密佈區域,無人機藉助先進AI技術,自動掃描識別菸頭、火星等細微火源隱患;搭配紅外熱成像設備,實時監測地表溫度異常變化——哪怕剛燃起的火星或因堆積物發酵導致的局部溫度升高,都逃不過它的監測。這種“AI識別+紅外監測”的雙重保障,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火情苗頭,讓火災隱患在萌芽狀態被及時處置。
守護文物安全,無人機更是“警惕的夜間哨兵”。在辛村遺址,無人機的紅外熱成像設備能穿透夜色,清晰捕捉周邊人員流動情況。無論是有人試圖非法進入,還是在周邊徘徊打探,無人機都能實時記錄並傳回指揮中心,爲珍貴歷史遺產築起24小時不間斷的空中屏障。
不僅如此,無人機還承擔“移動的反詐宣傳員”角色。在華夏南路等人員流動大的區域,無人機懸停空中,循環喊話普及反詐知識:“陌生鏈接別點擊,陌生來電要警惕,轉賬之前多核實!”這種新穎的宣傳方式既能覆蓋更多人羣,又通過高頻次提醒加深羣衆反詐印象,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據悉,目前9座無人機自動機場像“空中燈塔”分佈在淇濱區各派出所樓頂,19架無人機在一線持續作業,以精準高效的行動守護着羣衆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從繁華的主城區商圈到偏遠鄉村山區河道,從人流密集景區到需嚴密守護的辛村遺址,均被這張防護網無縫覆蓋,真正實現全域無死角巡查。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持續深耕智慧警務,深化無人機在警務工作中的技術應用,不斷探索創新,延伸警務服務觸角,用實實在在的科技力量提升羣衆安全感,以更高效、精準的方式守護轄區安全,在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中走在前、做表率、當標杆,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淇濱實踐保駕護航。”淇濱區副區長,鶴壁市公安局淇濱區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姜源遠說。(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柯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