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館陶:多措並舉織密學生防溺水安全網

暑期是青少年溺水事故高發期。爲嚴防溺水悲劇發生,河北省館陶縣多措並舉織密防溺水安全網,構建涵蓋機制完善、宣傳教育、隱患排查、家校協同的立體化防溺水工作體系,全力守護學生生命安全。

制度先行,責任網格築牢防線。該縣將防溺水工作提升至全縣層面,成立專項工作專班,在校園內部,推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兩提醒一報告”制度,形成“班主任日查報校長、校長排查報教體局”的嚴密閉環,確保隱患排查整改全覆蓋、無遺漏。

教育爲本,安全意識深入人心。該縣持續深化“1530”安全教育機制(每天放學前1分鐘、週末放學前5分鐘、節假日放學前30分鐘進行安全教育),並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配合學校開展系列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今年以來,該縣在各中小學校開展專題安全講座200餘場,校園內外懸掛宣傳標語400餘條,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6萬餘封,線上線下聯動,確保防溺水“六不”要求入腦入心。

排查整治,隱患水域動態清零。該縣建立常態化排查機制,聯合鄉鎮及水利等部門,對校園周邊河流、水庫、坑塘等危險水域進行拉網式摸排,及時發現並消除風險點。

家校社協同,守護力量全域聯動。針對暑期學生離校後的監管難點,該縣深入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的關注,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防護網。同時,各中小學校通過建立學生聯防小組、電話微信家訪、嚴格家長“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線上家長會、防溺水宣傳車進村、街道等方式,全方位掌握學生動態,督促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

館陶縣將持續深化“1530”教育模式,利用線上主題班會、微信羣、提示卡等載體,創新開展防溺水“九個一”活動;聯合相關部門完善水域警示標識和救生設施配備;優化家校溝通,動員更多志願者力量參與巡查,堅決築牢學生防溺水安全堤壩。(郝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