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催生 臺南山上水道博物館山苦瓜、菌菇生態驚喜現身

南部7月份連日豪雨後,近期總算放晴,也刺激植物生長,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草地上近期也發現不少與手掌一樣大的菌菇,且種類十分多元,部分菇類外型相當可愛,但館方也提醒,野生植物具一定風險性,請勿隨意摘取。圖/水道博物館提供

南部7月份連日豪雨後,近期總算放晴,也刺激植物生長,高雄一處安全島一度「生菇」,引發話題,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近期也發現不少與手掌一樣大的菌菇,且中央圓環的山苦瓜更快速蔓延,吸引不少遊客摘取,館方也提醒,野生植物具一定風險性,請勿隨意摘取。

受颱風及西南氣流影響,今年暑假南部各地幾乎連續下了1個月的雨,潮溼的天氣不僅讓民衆無奈直呼「都快『生菇』(發黴)」外,許多草地、分隔島甚至真的「生菇」,其中,水道博物館園區生態豐富,往年每逢雨後卻時會發現不少搶眼的菇菌,成爲雨後的特殊景象。

水道博物館表示,這幾年園區內也陸續發現山藥、山苦瓜等多種原生野菜,今年隨着雨水豐沛,這些植物成長迅速,成爲園區特色,吸引不少遊客觀察,甚至還有識貨的民衆專程前來摘取,不過,館方提醒,野生植物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性,請大家請勿隨意摘取,以免釀成憾事。

館方提到,以往因爲園區遼闊綠蔭不足,夏季較不容易吸引遊客,但自從開園補植林木後,目前已經慢慢成蔭,搭配館方規畫攀樹、手作、蜂農體驗等活動,夏天到水道吹涼風,看生態,參加戶外活動,已經逐漸成爲另類選擇。

市立博物館館長何秋蓮表示,水道博物館前身原臺南水道,2019年開館後除開放民衆自由參觀密林區外,至今仍有保留多處原生綠林,形成動、植物多樣的生態環境,每年也能都能從中找到新發現,增加園區的多元性。

水道博物館表示,這幾年園區內也陸續發現山藥、山苦瓜等多種原生野菜,今年隨着雨水豐沛,這些植物成長迅速,成爲園區特色,吸引不少遊客觀察。圖/水道博物館提供

水道博物館表示,這幾年園區內也陸續發現山藥、山苦瓜等多種原生野菜,今年隨着雨水豐沛,這些植物成長迅速,成爲園區特色,吸引不少遊客觀察。圖/水道博物館提供

南部7月份連日豪雨後,近期總算放晴,也刺激植物生長,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草地上近期也發現不少與手掌一樣大的菌菇,且種類十分多元,部分菇類外型相當可愛,但館方也提醒,野生植物具一定風險性,請勿隨意摘取。圖/水道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