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好事食農創生計劃 彰化「路葡萄」用葡萄宴串起土地與家族

好食好事「食農創生計劃」,此次介紹「路葡萄酒莊」的故事,冠軍葡萄酒背後,由一條400 公尺葡萄隧道當舞臺。《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圖/好食好事臉書)

臺灣許多農業地區因行銷資源有限與人力短缺,導致地方產業難以成長。爲了解決這一困境,好食好事基金會啓動「食農創生計劃」,並選擇基金會捐助人的故鄉——彰化作爲起點。此次介紹「路葡萄酒莊」的故事,冠軍葡萄酒背後,由一條400 公尺葡萄隧道當舞臺。

好食好事表示,品牌名稱「路葡萄」來自創辦人黃俊仕的阿公——黃路。早年販售葡萄時,木箱上總會寫上一個「路」字,久而久之就成了家族的印記,20 多年前,面對氣候變遷與銷售困境,原本在科技業工作的黃俊仕決定返鄉,帶着「創業」思維投入農業。

路葡萄酒莊靠着自家種植、自家釀造的理念,連續四年奪下彰化縣葡萄酒大賽冠軍,以歐式釀法結合本土品種,釀出屬於臺灣的風味。但路葡萄酒莊之所以能走進大衆心中,六年前開始的「葡萄宴」,從最初單純的用餐,到導覽、品酒與現採體驗,一場餐會成了一趟沉浸式旅程。

黃俊仕希望,有一天路葡萄能像歐洲的百年莊園一樣,成爲家族與土地的連結。透過好食好事食農創生計劃,他開始思考品牌行銷與數位延伸,也讓「阿公的故事」、「四代同堂」與「土地上的葡萄宴」被更多人看見。

當農業結合觀光,葡萄與葡萄酒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體驗,在路葡萄好吃、健康、好玩是最重要的信念。

好食好事基金會將在這個月9號帶領超級業師南下,赴彰化交流輔導。基金會四年來已陪伴超過二十個團隊,今年再有八組新創加入,展現農村傳承與創新的力量。許多第三、第四代青年返鄉接手農業,結合家族心血與新世代創意,讓農業不僅是產業,更承載文化與土地連結,爲臺灣農村注入持續的生命力與未來希望。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