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營收暴增 智算雲企的業績拐點越來越近
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週一,A股市場沉寂已久的算力板塊異軍突起,緣於國產AI芯片公司寒武紀一份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0倍的亮眼公告。不僅僅是營收增長,寒武紀一季度單季淨利潤達到3.55億元,而去年全年則爲虧損4.52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一個季度就基本抵消了去年四個季度的虧損。於是在一夜之間,很多投資者覺得DeepSeek概念股似乎又行了。
早在今年3月10日,全球PCB(印製電路板)行業龍頭勝宏科技就發佈過一份不怎麼顯眼的預告,稱公司2025年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7.8億元至9.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72.12%至367.54%,創下上市以來單季盈利的新高。當時公司就表示,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是精準把握了AI算力技術革新與數據中心升級浪潮帶來的歷史機遇,因爲公司的PCB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電子、消費電子、計算機、新能源汽車電子等領域,這些領域的頭部公司都深度綁定了公司相關產品,AI算力需求高增長引發相關PCB單品價值提升。
但由於PCB屬於算力產業鏈的上游,再加上DeepSeek的熱度剛剛爆發,市場當時並沒有很在意,似乎在等待產業鏈其他龍頭企業的業績亮相。比如,國產AI芯片的代表寒武紀。再比如,算力提供者中的雲智算企業優刻得。這個週末,這兩家與算力產業緊密相關的上市公司一季報也水落石出了。
寒武紀的業績確實亮眼。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1億元,同比大漲4230.22%,這一數據已經接近了去年全年的營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55億元,上年同期爲虧損2.27億元。實際上,去年第四季度,寒武紀已經實現扭虧,當季淨利已經達2.81億元,但營收沒有今年一季度亮眼。從寒武紀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可以看出,由DeepSeek引發的算力需求確實對產業鏈的中上游帶來了巨大的增量,疊加自主可控因素,寒武紀的業績表現似乎也給這兩年股價的不斷上漲給了一個最好的註腳。當然也說明,DeepSeek的炒作並非單純的概念炒作,而確實對核心企業有實打實的業績支撐。
無獨有偶,優刻得也是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頗牛的DeepSeek概念股之一,是A股第一家中立雲上市公司。從優刻得的一季報看,業績增長似乎並不明顯。一季度營收僅增長了7%,淨利潤也沒有扭虧,只是有所減虧。但是,從勝宏科技、寒武紀這些產業鏈公司來看,我們也不難發現,像優刻得這樣直接提供智算算力的雲計算企業(智算雲),也在承接着行業景氣度的傳遞。只是,由於DeepSeek是春節後開始火爆的,而下游企業從觀望到擁抱DeepSeek,再到使用算力還需要一個過程。有幾個指標可以觀察雲計算企業向好與否,一是營收增長。過去幾個季度,雲計算企業的營收增長都是負的,優刻得去年營收負增長,今年一季度開始轉正;二是毛利率增長。因爲DeepSeek帶來的AI算力需求比傳統的算力需求毛利率要高,而傳統算力因爲供求關係基本難以賺錢。優刻得一季度毛利率從去年的18.8%上升到24.3%。按照這個邏輯,智算雲企業的業績拐點也越來越近了。如果考慮到AI帶來的智算算力持續增長需求,則智算雲企業業績釋放也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