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茅量”最高的銀行 難逃高管“落馬”與業績失速
《投資者網》崔悅晨
近期,被稱爲“含茅量”最高的銀行——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銀行”,6199.HK)備受市場關注。
2月,貴州銀行原黨委副書記、行長許安被依法決定逮捕。就在不久前,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公佈了對許安“雙開”的決定,指控其存在損公肥私、“靠金融吃金融”等職務違法行爲。
許安的落馬並非孤例。自2023年起,貴州銀行原董事長李志明、村鎮銀行管理部原總經理李國文、原首席專家王向東等多名高管相繼被查,揭露了該行的內部貪腐問題。
作爲一家背靠茅臺集團的上市城商行,貴州銀行本應享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然而,隨着領導層的頻繁更迭以及業績的持續下滑,該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多位高管相繼“落馬”
2025年2月8日,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信息顯示,貴州銀行原原黨委副書記、行長許安被開除黨籍和公職。許安還被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損公肥私,“靠金融吃金融”,大搞權錢交易等。
根據公開資料,許安自1980年起進入銀行業,此後幾十年一直在貴州銀行系統內工作。2012年9月,許安出任貴州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17年12月,擔任貴州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2024年3月,貴州銀行公告顯示,許安因工作安排原因辭去所有職務,並於同年5月開始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的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5年2月21日,貴州省人民檢察院發佈消息,許安因涉嫌受賄罪、貪污罪、洗錢罪,被六盤水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作出逮捕決定。
事實上,許安並非唯一一位“落馬”的高管。自2023年起,貴州銀行就有多位董事長、行長級別的高管相繼被查。
2023年10月,貴州銀行原董事長李志明在離任近三年後被查。2023年12月,貴州銀行原村鎮銀行管理部原總經理李國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2024年2月,貴州銀行原首席專家王向東被查。
對於貴州銀行而言,這一連串的高管落馬無疑給銀行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在“內憂”之際,貴州銀行迎來了新的領導班子。2025年初,吳帆正式接任貴州銀行行長一職,成爲該行歷史上首位女性行長。與此同時,具有豐富經驗且以強化內部控制聞名的李健也被任命爲副行長。
據瞭解,吳帆此前曾在建設銀行任職,並以其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專長而著稱,她的加入被視爲貴州銀行加強內部治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步驟之一。
副行長李健則出身於工行系統。此前曾任工商銀行貴州銅仁分行行長。2024年8月,經貴州省政府同意,被推薦爲貴州銀行副行長人選。
“含茅量”最高的銀行業績失速
官網顯示,貴州銀行成立於2012年,由原遵義市商業銀行、六盤水市商業銀行和安順市商業銀行三家城商行合併重組設立。2019年,貴州銀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爲貴州省首家上市銀行。
成立之初,貴州銀行就吸引貴州茅臺集團的注資,隨後通過多輪增資擴股,茅臺集團的持股比例接近12%,穩居第二大股東之位。
更重要的是,茅臺集團不僅是貴州銀行的重要股東,也是其核心客戶之一。貴州銀行2024年中報顯示,茅臺集團在貴州銀行的期末存款金額高達268.01億元,僅此一項爲貴州銀行帶來了3.62億元的利息收入。
然而近年來,該行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2023年年報顯示,貴州銀行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13.45億元,較上一年下降了5.38%;淨利潤爲36.53億元,同比減少了4.6%。
進入2024年,貴州銀行業績仍未見起色。截至2024年上半年,貴州銀行營收再降7.2%,淨利潤縮水3.8%。
背靠茅臺集團這棵大樹,貴州銀行業績爲何一再下滑?
首先,過度依賴房地產貸款是其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隨着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斷收緊,貴州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業務受到了較大影響。截至2024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上升至1.65%,其中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更是高達28.54%,雖然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其次,貴州銀行的業務結構相對單一,缺乏多元化的收入來源。根據財報數據,利息淨收入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佔據了總收入的較大比例。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這種單一的業務結構使得貴州銀行在應對市場變化時顯得力不從心。
此外,高管團隊的頻繁變動、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壓力等,也進一步加劇了貴州銀行的經營風險。
面對高管“落馬”和業績下滑的雙重困境,貴州銀行的未來之路充滿了挑戰。然而,貴州銀行並非沒有機會。作爲一家擁有強大股東背景和豐富資源的銀行,貴州銀行仍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
一方面,貴州銀行需要加強內部治理;另一方面,在加快業務創新和深化股東合作的基礎上,應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優化業務結構,提升資產質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在新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貴州銀行能否持續改善內部治理,提升業績水平,《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貴州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