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言論自主權!教團嘆:「文化中國」 被扭曲成「政治中國」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日前受中國中央電視臺專訪引熱議,也讓不少老師憂心引發寒蟬效應,教團也感嘆,環境氛圍使得老師口中的「文化中國」變質爲「政治中國」,對教育現場並不利。本報資料照。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日前受中國中央電視臺專訪引熱議,校方更宣佈禁止老師接受中國官媒採訪。教團感嘆,環境氛圍使得老師口中的「文化中國」變質爲「政治中國」,對校方處理方式表示尊重。有校長坦言,在社羣媒體發達情況下,不僅採訪讓老師擔心,連上課時也害怕因一句話遭放上網惡意解讀,呼籲政府應適時保障教師上課的「言論自主權」
臺北市教師會政策部主任葉青芪認爲,大多數的國文老師談論的是「文化中國」,但是現在的社會氛圍往往會把議題引導到「政治中國」,這是教育現場老師所不樂見的。對於北一女的處理方式,也只能表達尊重。
有不具名校長表示,教育局現行對老師接受採訪並無特別限制,但學校和老師間可能存在共識與約定。以該校爲例,老師若接受採訪大多會先告知學校,彼此基本互相尊重。此事後在校園內引起許多老師討論,可能也會使老師在接受採訪甚至教學現場變得更加謹慎保守。
該校長指出,在現今緊張氛圍下,不僅採訪讓老師擔心,連上課時的言論也讓老師們感到憂慮。在網路社羣媒體普遍的情況下,內容一旦上網,經媒體報導傳播,可能僅因一個字或一句話就被有心人士擴大解讀,使老師們覺得言論環境非常緊繃。她也理解教育局明定指引在行政上有困難,但若能保障老師上課時有適當的「言論自主權」,或許能讓多數老師感到安心。
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教育局立場一向尊重教師的專業自主權,相信老師具備專業能力判斷上課內容及妥善處理教學議題。陳表示,上課是連續的過程,不應斷章取義,教育局充分信任教師的專業自主性,不需爲教師制定額外的採訪或言論指引。若有疑慮,亦有相應處理流程,將安排督學及國文領域專家入校觀課協助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