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預算三讀過關 管碧玲嗨喊:通知船廠 不必再賒帳了

管碧玲曾在臉書貼出親赴造船廠商量解決欠款事宜,如今預算通,建造中的船艦將可以如期交付,以不會拖欠貨款。(資料照片)

立法院會29日三讀修正通過《韌性特別條例》部分條文,爲因應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覈定追加多項經費,其中海洋委員會主管部分共增列14億9342萬元,其中14億641萬元編列給海巡署使用,專供艦艇建造與後續作業之需;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在會後隨即於臉書發文,興奮表示「請海巡署長通知船廠:不必賒帳了!」

管碧玲指出,上午她主持主管會報時,特別交代副主委兼署長張忠龍,請他立即通知兩家造船廠,海巡署不再需要以賒帳方式應付資金缺口,相關艦艇付款可照進度完成。她並指示,已經驗收完畢的艦艇要加速規畫交船典禮,完成交船後再依序展開遠航訓練。她直言,政治紛擾暫時翻過一頁,海巡建艦任務能夠重新加速向前推進。

由於受到大罷免案及朝野對立影響,《韌性特別條例》在立法院一度卡關,導致海巡署的建艦經費缺口浮現。管碧玲曾在7月底、8月初先後走訪臺船與中信造船,親自向董事長與總經理說明情況,請求船廠短暫體諒賒帳,甚至形容海巡署陷入「賒帳窘境」。

她也在臉書貼出積欠臺船及中信的款項細節,其中臺船部分包含1艘巡護船交船款與1艘巡護船下水款,欠款約3.4億元;中信造船的巡護船交船款則約3.6億元。

如今預算順利三讀通過,不僅解除了海巡署的資金壓力,也讓原本即將交付的艦艇計劃重回正軌,包含1000噸級巡防艦「花蓮艦」與600噸安平級「蘇澳艦」都可依序交付;持續推進交艦、遠航訓練等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