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碧玲籲勿刪國土韌性預算 嘆海巡陷「賒帳交船」窘境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透過臉書表達憂慮,由於「國土防衛韌性特別預算」可能遭替換變成普發現金1萬元,讓已經「賒帳交船」的海巡署財政更加困難。(海委會提供)
針對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揚言打算以「國土防衛韌性特別預算」1200億元,替換爲普發現金1萬元,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透過臉書表達憂慮。管碧玲8月2日以「海巡已經陷入賒帳窘境」爲題發文,指出若預算遭刪,將重創海巡科技轉型與艦艇接收進度,呼籲因刪除預算勿再讓海巡陷入絕境。
管碧玲表示,由於今年預算大幅度刪減並禁止替代,嚴重影響到今年交船進程,她已於7月28日親自拜訪中信造船廠總經理韓育霖,請求對方體諒,允許600噸安平級「蘇澳艦」在未付款的情況下「賒帳交船」;8月4日也將拜會臺船董事長黃正弘,爭取同意在欠款狀態下交付1000噸級「花蓮艦」,並對讓民間業者承受鉅額利息損失致歉。
管指出,花蓮艦7月4日已完工,8月1日驗收後可立即交船;蘇澳艦亦於7月28日召開完工會議,狀況良好。惟因年度預算遭大幅刪減,且禁止動支替代經費,導致花蓮艦應支付價金的尾款短缺4757萬元,另一艘2000噸級遠洋巡護艦下水款亦短缺3億210萬4000元,而蘇澳艦則整艘船款3億6885萬9000元全數短缺。
她透露,基層接艦人員早已編組完畢並進駐船廠,盼能儘速完成驗收、投入演訓與任務,卻因無預算付款,只能登門請託造船廠賒帳交船,管碧玲呼籲,海巡任務涵蓋「國安」、「治安」與「平安」。海上搜救時不分敵我、以人道優先,其工作超越黨派與國界。她期盼立院審議特別預算時能本於國家安全整體考量,尊重海巡轉型與建軍所需,勿讓守護國家的基層部隊陷入財務斷鏈風險,她最後呼籲「海巡守護國家,國家也要守護海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