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鍛造新時代思政育人生力軍,書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教育是國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海南大學以“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爲標準,多措並舉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入強勁動力。
黨建引領:築牢思政教育的“紅色堡壘”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海南大學黨委將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作爲“一把手”工程,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政治鑄魂,擦亮育人底色
學校組織全體思政課教師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將“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融入教學科研全過程。通過專題研修、實踐調研、集體備課等形式,引導教師紮根中國大地講好思政課,用黨的方針政策迴應時代之問。
師德築基,涵養育人之情
海南大學堅持“六要”標準,構建“學院—學生—家長—社會”四位一體師德監督體系,嚴把人才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考覈等關鍵環節的師德關。近年來,學校涌現出一批師德典範:馬克思主義學院1人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2人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3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獎。
機制固本,夯實制度根基
海南大學將制度創新作爲黨建引領的突破口,構建“黨委統籌、支部聯動、黨員示範”三級責任體系。推行“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實現教師黨支部書記100%由學術骨幹擔任。創新“黨建+業務”融合模式,將組織生活與集體備課、課程思政設計相結合,開發出《了不起的共產黨》等特色教學模塊,推動黨建成果向育人實效轉化。
引育並舉:激活教師發展“一池春水”
思政課教師隊伍既要“量足”更要“質優”。海南大學堅持“專職爲主、專兼結合”,通過精準引才、系統育才,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高水平隊伍。
引才活水,匯聚八方英才
近五年,學校引進專職思政課教師25人,聘任校外專家、黨政幹部、輔導員等兼職教師70餘人,形成“專職+兼職”的多元育人格局。同時,依託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平臺,吸引中央“馬工程”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青年英才等高層次人才加入,爲學科發展注入活力。
育才蓄能,厚植成長沃土
學校構建“崗前培訓—導師幫帶—團隊協作—實踐錘鍊”的全鏈條培養體系。青年教師“一對一”配備導師,參與國家級科研團隊攻關;教師通過掛職鍛鍊、海外訪學、教學競賽等途徑提升綜合素養。近五年來,團隊已主持國家級項目26項,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哲學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80餘篇,科研成果豐碩。
結構優化,激發隊伍活力
針對學科交叉與時代需求,建立“學科互融、動態調整”的師資結構優化機制。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跨學科教研組,吸納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等5個學科教師參與思政課教學;實施兼職教師“准入—培訓—考覈”全流程管理。數據顯示,具有跨學科背景的教師佔比達50%,實現隊伍結構與教學質量同步升級。
強基固本:錘鍊鑄魂育人“硬核本領”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如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海南大學以政治素養、科研能力、教學水平爲三大支點,推動教師隊伍練就“真功夫”。
以實踐淬鍊政治擔當
每年組織教師赴紅色教育基地、自貿港建設一線開展社會實踐,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鮮活場景中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教師們將實踐感悟轉化爲課堂素材,圍繞海南自貿港黨建、意識形態安全、生態、海洋等方面打造出“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理論與實踐”等特色課程,讓理論教學更接地氣。
以科研賦能理論創新
學校成立“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與黨建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研究團隊”等6個研究團隊,聚焦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問題。近五年,教師團隊斬獲省部級社科成果獎12項,其中“海南自貿港風險防控研究”等課題成果被納入省級決策參考,實現學術研究與服務社會“雙贏”。
以賽促教打造金課
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競賽、創新案例評選等活動,推動教學提質增效。教師團隊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賽事中屢獲佳績,摘得國家級一等獎4項、其他各類國家級、省級獎70餘項。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獲得者蔣玉老師感慨:“比賽不僅是比拼,更是思想的碰撞,讓我們更懂如何與學生同頻共振。”
育才報國:書寫立德樹人“時代答卷”,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組建“百人宣講團”,深入自貿港重點園區、黎村苗寨開展“送課上門”。教師團隊累計在校內外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宣講1100餘場,覆蓋受衆超20萬人次。馬克思主義學院獲評“海南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1位教師獲評“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3位教師獲評“海南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在海口市施茶村、五指山市毛納村,思政課教師將鄉村振興實踐融入理論宣講,村民感嘆:“大學教授講的道理聽得懂、用得上!”
打造有溫度有深度的思政課堂
開發“情景劇+理論闡釋”“一主三輔實踐教學”等教學模式,建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省級一流課程15門。張雲閣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上線學習強國,線上學習人數突破300萬。
把論文寫在瓊州大地上
推動科研成果反哺社會發展。“自貿港數據跨境流動治理與規制路徑對策建議”成果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關於我省鄉村振興專項債券的發行建議”調研報告被納入省級政策文件。教師團隊深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洋浦經濟開發區等自貿港一線,撰寫諮政報告60餘篇,21項建議被地方政府採納。在抗擊颱風“摩羯”等急難險重任務中,20餘名思政課教師帶領學生志願隊參與災後重建,用實際行動詮釋“大思政課”的實踐品格。
面向未來,海南大學將繼續深化思政課教師隊伍改革,夯實“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仁愛之心”的師者本色,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奮力書寫“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新篇章。
(中國日報社海南記者站 陳博文|王一欽)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