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盧秀燕搭臺階 賴卓可順勢而爲(羅元泓)
圖爲2日豪大雨,造成嘉義縣低窪地區積淹水。(呂妍庭攝)
臺灣面臨美國20%的對等關稅宰制,後續接踵而至的還有影響臺灣經濟出口產值更爲關鍵的半導體等產業的「232條款」強力經濟海嘯席捲,而對內還面臨連日豪大雨淹水重創臺灣南部的悽慘災情,導致民怨憤慨。不過,賴清德總統卻發出持續性的戰鼓號角吹響宣示,823第二波罷免之役,將與罷團站在一起,堅持奮戰到最後一哩路。此時此刻,臺灣正面臨內外交迫的艱困局勢,賴清德總統卻一心懸念罷免,他的偏執政治性格,讓臺灣未來的命運與前景,充滿着一片不確定性與不安。
賴清德把美國對臺灣課徵20%關稅美化爲「暫時性關稅」,然而,這樣企圖爲安撫國內民心憂慮和產業界動盪惶恐而包裝的糖衣語言,已經被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打臉,葛里爾一番談話:「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宣佈的關稅幾乎完全確定,外界不應該寄望這些稅率會在不久的將來調降。」態度已經挑明得非常清楚不過,縱使鄭麗君有三頭六臂,持續與美國進行談判,換來的恐怕是臺灣一再拿自己的豪本,奉送給予取予求的川普,讓臺灣的經濟優勢面臨被蠶食鯨吞的壓榨。賴清德對關稅情勢的誤判,以及孤注一擲的「脫中親美」國安經貿戰略佈局,讓臺灣產業界面臨失去市場迴旋、平衡的空間,他以爲川普立場跟他一樣,憎惡中國大陸,會念茲在茲般惦記與臺灣「民主同盟」的空心戰略伙伴虛名,殊不知川普是個生意人,只在乎「有利可圖」和「美國利益至上」,中國大陸的廣大市場與稀土等能源礦產,對川普而言,是高度吸引力的肥肉,他怎麼會平白無故就放棄而不吃呢?賴清德國安團隊和卓內閣對美經貿談判團小組的系統性失靈,對臺灣產業界和人民所帶來的傷害與衝擊之重,簡直讓吾人不敢樂觀。
更爲離譜的失誤是,在還沒有進入到實質談判時,賴政府就把臺灣的籌碼提前亮出,讓川普認爲臺灣是慷慨的員外,還可以給得更多,於是,臺積電淪爲「美積電」,以及搶先購買阿拉斯加天然氣,賴清德還派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去跟美國低頭示好,而爲了撐起民進黨「抗中保臺」的意識型態神主牌,提高軍購GDP預算比率,向美國輸出保護費大餅,種種的賣祖產作爲,美國還嫌太少,可以說把臺灣當成是一頭待宰肥羊,一切只爲了成就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好大喜功個人風格,臺灣的經濟也因此面臨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在內政治理上,從丹娜絲颱風、竹節草颱風,再到白鹿臺風等一連串對雲嘉南地區所造成的水患重大災情和農損侵襲,無疑暴露出過去前瞻計劃所涵蓋的治水預算與防洪防汛治水工程失靈,當民衆遭遇道路積水、家園泡水損毀、網路電力中斷之際,賴清德和卓內閣部會首長的缺乏同理心失言作爲,更讓民衆覺得是在傷口上灑鹽,官僚心態高高在上,與民意脫節,治水務虛不務實。
臺灣正面臨內外交迫挑戰危難關頭,賴清德心中所想的還是大罷免和在國會席次上輾壓在野黨,把王世堅在民進黨中常會苦口婆心的勸諫,當作是馬耳東風,讓忠言良心之聲慘遭黨內圍剿和青鳥出征。眼前,臺灣被美國需索無度,踩得鼻青臉腫,如何轉骨,必須靠賴清德收起對抗心態,停止823罷免,遞出橄欖枝與在野黨合作和對話,一起研議談判底線,而非以事涉國安機密爲由,拒絕向全民和國會,以及在野黨開誠佈公。
盧秀燕等中部八縣市首長開會聯合向中央所提出的公開受關稅影響產業清單及臺美談判內容、交換條件,利於產業鏈應變等建議,已經給賴卓體制足夠的找臺階下理由,以及打開朝野和解共生的契機,賴清德和卓榮泰應該順勢而爲,不要到最後連農漁民的權益都受到侵害,美豬、美牛對臺灣市場的門戶洞開愈開愈大,讓農漁民的生計陷入愁雲慘霧,裡子、面子盡失,這樣,2026和2028就不用期望有翻轉之勢。賴清德應該好好思考與反省個人領導風格,打開治理高度與格局,否則,對內,治水無感失去民心支持,對外,美國步步進逼,產業外移、勞工生計受影響,以及經濟優勢流失,兩者夾殺之下,賴清德恐怕會難以面對臺灣人民,走向崇禎化的狹窄命運,縱使內閣改組,恐怕也難以翻轉劣勢。(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