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停核電靠中火 盧秀燕生氣了(劉性仁)
臺中市長盧秀燕憂心非核家園導致中火火力全開,讓好不容易改善的空氣品質,可能會前功盡棄。(陳淑娥攝)
日前賴政府宣告核電退場,引發外界關注,除了遂行賴政府反核的意識形態外,此舉無疑宣示臺中火力電廠(中火)9部機組運轉率將全面啓動。也無怪乎身爲臺中市大家長盧秀燕痛批,民進黨政府驟停核電,導致全臺最大的中火電廠必須火力全開,造成空氣污染,危害民衆健康,呼籲政府應調整政策,她也會據理力爭,不要讓中火負擔過量能源供應任務。
民進黨驟停核電,對臺灣經濟、民衆生活、環境保護甚或是對外關係,通通都是不利的選擇,既缺乏公開透明的決策機制,也沒有替代方案之備用方案,只能看出賴政府一意孤行的顢頇決策,值得深究。
錯誤的政策對臺灣爲禍甚大,就算朝令夕改也在所不惜,期盼賴政府能改弦更張,通透思考,全面評估,要向現實妥協,要向事實低頭,勇於向支持者說明,纔是正確的態度。
對此,盧秀燕強調,她對相關情事極爲憂心,當前其他能源發電量比例明顯不足,但是核電驟停,導致全臺最大的火力電廠須肩負發電任務,這兩天夜間的發電量增加了50%,昨天10部燃煤機組有9部運轉,都是90%以上的運轉率,現在才5月份,接下來進到6月至8月份天氣更炎熱,用電高峰期,恐怕得火力全開。
盧秀燕更表示,過去幾年臺中市政府不斷的爭取協調,希望中火燃煤量減少,好不容易在空氣改善取得成果,後續又可能因爲政府的能源政策,前功盡棄,臺中市政府會持續監督、追蹤,同時也會據理力爭,不要讓中火負擔這麼多的能源供應任務。足見賴政府決策之粗糙與專斷,讓人不敢苟同。
儘管賴政府一直強調臺灣「沒有缺電」,並不排除接受「先進新式核能發電」,那麼民進黨政府應當說明「先進新式核能發電」是什麼?是否就是要政策轉向?從「非核家園」能源政策可能面臨重大轉向新式核能發電?賴政府理應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能欺騙民衆,更不能唬弄支持者。
我們必須清楚認知,核三廠2號機除役,臺灣雖然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但問題纔剛開始,根據臺電系統各機組發電量顯示,可以看到「核能(Nuclear)」的選項,已經顯示0.000%,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曝光臺電3大規劃,包括:
一、今年上半年,大潭電廠7號機(91.3萬瓩)及興達電廠新1號機(130萬瓩)可完成滿載調度測試,因應夏季尖峰用電需求。
二、今年下半年,另規劃有興達新2號機(130萬瓩)及臺中新1號機(130萬瓩)上線。
三、光電與風電部分,今年還有約350萬瓩將陸續加入,全年發電量可達323億度,較去年成長約61億度。
很顯然,並沒有釋外界的疑慮。賴政府的能源政策始終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賴清德總統所揭示的第二次能源轉型,包括髮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先進儲能及強化電網韌性安全,光電、風電之外,也加速推動地熱、小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佔比已達14.6%,明年底將達到20%的目標;這些做法的可行性與執行率確實存在很大的疑問;現在臺灣真的在夏季供電無虞嗎?
總之,民進黨非核家園是理想,現實是做不到的,應該要向人民說清楚講明白,盧秀燕市長的生氣是有道理的,換個角度來看,難道民進黨籍地方縣市首長能夠噤聲嗎?非核家園在實際操作與政策落實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讓人質疑其「欺騙性」或「不切實際」的地方。
因此,再生能源不穩定、依賴天候,且目前技術與儲能設施尚不足以應對尖峰負載需求。核電提供的是穩定的基載電力,而臺灣目前以燃氣與燃煤補足空缺,反而增加碳排;另外,非核不等於環保。取消核電,卻增加燃氣與煤的使用,反而對環境傷害更大。賴政府許多政策承諾缺乏具體、可行的路徑,甚至在執政後也未真正落實,導致政策與實際發展矛盾。
更要命的是,反核意識形態掛帥下這種偏頗宣傳使民衆無法理性討論核能利弊,造成恐慌,而非科學論辯。衷心期盼賴政府放下成見,好好思索臺灣未來發展。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