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賴17條後 趕快增產報國吧(鍾重發)

當我們要把對岸視爲「境外敵對勢力」而戮力「抗中保臺」之時,臺灣內部絕對需要有安全與安定的最基本實力--健全的人口結構。然而臺灣新生兒數卻連年減少。(本報資料照)

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內」。當我們要把對岸視爲「境外敵對勢力」而戮力「抗中保臺」之時,臺灣內部絕對需要有安全與安定的最基本實力--健全的人口結構,就如極力對抗吳國以求「復國」的勾踐,就是以快速提升越國人口爲其施政首要。

當今雖無法以「...女子17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20不娶,其父母有罪...」來政策鼓勵婚育,然施政者若能致力於「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的提高薪資、平抑物價、供應社會住宅、增進社會福利、促進經濟發展、確保和平穩定等,當社會安定、生活無虞時,結婚生子、繁衍生命依舊是人類的本性。

近十多年來,除2012年的龍年新生人口仍有23萬4459人外,臺灣新生兒生育數幾乎年年減少。自2017年後,每年的出生數都低於20萬人;自2022年後,每年甚至低於15萬人,而2024年傳統龍年的出生人數,不但未如過往龍年般暴增,甚至新生兒更僅有13萬4856人,還不及2023虎年的13萬5571人。許多人都驚訝這輪的龍年竟寫下有史以來生育最少的歷史紀錄。不過專家認爲2024年絕不會是臺灣最少新生兒的印記,甚至13萬4856人的數字還會是到下一輪龍年的最高紀錄。

對照近年持續下探的結婚對數、增長的婚齡、高齡的初育和高房價、高物價、低薪資等,想要提升出生數絕對不是政府撒錢提高生育獎勵金這麼簡單,甚至許多專家學者都建議政府要將低生育視爲最重要的國安問題,只是極力在維穩政權的執政者似乎都還無力回顧。

殷切期待政府的政策規劃與執行,都是讓青年男女樂於結婚、敢於生養,把促進生育以健全人口結構當情最重要的國家安全大事,讓臺灣能永保安康的走在快速發展與高度競爭的世界大道中。(作者爲空大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