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合規」是企業永續的關鍵課題(汪渡村、汪子博)

有鑑於目前各國政府不斷新增與強化法規以防範企業界之不法行爲,其監管範圍不僅多元且趨國際性,建立完善且有效的合規(compliance)策略幾已成爲現代企業追求永續發展之基礎。詳言之,目前各國就欺詐、市場操縱、洗錢、礦產衝突及反人權等行爲之監管密度與強度持續增加,甚至爲確保法律執行之有效性,以法規賦予一國之司法或執法機關對外國被告或相對人管轄權(長臂管轄,Long-arm jurisdiction)之情形亦非罕見,如美國「反托拉斯法」、中國大陸「反壟斷法」、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或貿易管制法規等。2022年8月日本大型系統整合公司NTT Data的西班牙子公司EVERIS因違反與資料外泄有關的GDPR,被西班牙個資監管機關AEPD處以6.4萬歐元罰款,即是顯例。此外,對跨國企業而言,因其經營特性可能面臨相互衝突之法規範,應如何擬定合適之合規政策與方案將更形複雜,故必須更妥適調整其合規計劃以應對不同管轄權間之差異。

概念上,有效的合規管理策略至少應包括以下要素:(1)法規理解:企業需要了解、監控適用於其產業及營運領域的法規並注意其更新,同時確保企業所有成員均瞭解合規政策。(2)風險評估:企業需對其營業活動進行風險評估,並找出違規風險可能性較大的範疇,並進一步進行風險抵減分析。(3)政策與程序:企業必須制定全體成員均需遵守、明確且具強制力之合規政策與程序。(4)訓練與教育:爲企業所有成員進行訓練與教育,使其瞭解合規相關業務之運作與法律面之應用。(5)監控與稽覈:適當監控並定期進行稽覈,以確保合規政策獲得適當執行,並找出潛在風險。(6)違規舉發與處理:企業需要建立確保檢舉人安全之違規舉發機制,並迅速、準確及公平地處理違規行爲。(7)規則與制裁的執行:企業須明確、堅定的執行合規政策與違反時之制裁措施,以鼓勵員工和業務合作伙伴持續遵守該規則,避免違法行爲。

目前企業面臨之重要合規議題,可大略整理如下:(1)須制定行爲準則作爲公司落實合規之基礎,藉此確立公司的管理規則併爲公司經營文化定調。(2)如何確保同仁間於工作場所中的相互尊重,避免職場凌霸等違反人權情事。(3)理解相關司法管轄權之競爭法規定,因競爭法通常具有域外效力,藉以解決不公平商業行爲的問題。(4)環安衛與勞工權益,員工安全合適的工作環境之提供與勞工權益之保障,爲現今各國政府重視的合規問題,如有違反勞工人權之情事,企業除須付相對的責任外,亦可能遭受業界抵制(如取消訂單)。(5)遵循各國與反賄賂相關之法令,除美國反海外賄賂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外,最近許多國家透制訂各類型的反賄賂法,並加入OECD反賄賂公約(OECD Anti-Bribery Convention),將行賄參與國際商業交易的外國公職人員視爲犯罪行爲。(6)避免利益衝突與收受不當餽贈。(7)應如何維持財務誠信(Financial Integrity),以防免各類財務欺詐行爲。爲達成前述目標,企業可能須建立一系列的制衡機制(如內部稽覈機制),以監督內部會計作業,並保證財務誠信。另外,如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等法規範架構亦有規定企業所必須採取之系列步驟,以確保其財務完整性。(8)應防免性騷擾行爲,以維護企業全體成員之基本人權。具體而言,企業除應建立健全之性騷擾行爲匿名檢舉系統,管理階層更應注意是否有性騷擾,甚或是對性騷擾指控者的報復行爲,並加以妥適處理。(9)在數位辦公及AI時代,如何確保企業組成員正確使用電腦及相關技術,是爲一新興之合規議題。(10)應如何杜絕內線交易,以維護投資人對公司之信心以及公司之整體信譽。(11)在人工智慧時代下應如何避免針對智慧財產權之侵害?最近生成式人工智慧產生的資料,引發了有關智慧財產權所有權和作者身份的質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監管機構正在探索新的框架,企業必須隨時瞭解這些發展並相應地調整其合規策略。(12)進行適當之記錄保存與管理,以達成基本合規要求及於公司於遭受外界指控時,作爲對外說明與澄清之基礎,確保公司信譽與利益。

合規政策之建立與管理,不僅能幫助企業瞭解並履行其法律義務,預防並發現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爲,如公司能透過適當之合規政策形塑良好之誠信與商譽,將更受消費者和商業夥伴的信賴並具競爭優勢。因此,合規已成爲現代企業追求永續經營與競爭優勢之關鍵策略之一,不僅有助於企業的短期成功,也能爲企業持續成長與成功的未來增添動能。(作者汪渡村爲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法學教授,汪子博爲律師、會計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