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大陸指名道姓 臺灣指鹿爲馬(何溢誠)

中國國安部揭露「臺灣資通電軍人員」對大陸進行網軍作戰。國防部反控對岸指鹿爲馬、無端拼湊。圖爲資通電軍指揮部人才招募宣傳影片。(摘自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中國國安部17日大張旗鼓、煞有其事揭露「臺灣資通電軍人員」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職稱等個資,並聲稱這些人對大陸進行網軍作戰,宣告將依據《懲獨22條》規定,對4人終身究責。國防部聞訊快速否認,反控對岸指鹿爲馬、無端拼湊。但是,這場網路戰爭的焦點,早已不在對岸的指控是否屬實,而是臺灣軍方的資安防護是否真如豆腐渣工程,讓賴清德總統所定性的「境外敵對勢力」輕易入侵、掌控我方機密資訊?若真如此,那纔是最駭人聽聞的事情!

迄今,綠營一貫高舉「抗中保臺」旗幟,大肆渲染敵我對立,卻對國軍的資安漏洞裝聾作啞。現在,對岸動輒指名道姓公佈臺灣軍方人員資料,倘若這些資訊都是真實的,代表國防部的資安防護已如同紙糊,破窗效應不容小覷;若是假的,則顯示北京方面正在有計劃地透過訊息戰削弱臺灣軍心士氣。無論真僞,這場情報戰臺灣都輸得徹底,國防部的「嚴正否認」根本無濟於事,反而讓民衆更加憂心,臺灣的軍事機密是否早已成爲大陸的囊中物?

民進黨政府總是標榜「資訊安全國安等級」,結果呢?當基層官兵驚覺自己「未戰先被起底」,這不僅打擊軍心,更是讓外界看破手腳,原來民進黨政府口中的「強化資安」,只是空洞的政治標語,真到了關鍵時刻,連自己的軍人都保護不了!試問,當戰爭爆發,第一線拋頭顱、灑熱血的會是誰?當一般百姓家的子弟被送上戰場時,綠朝高官權貴們的子女是否早已安然身在美國?這樣的國防配置,真的是爲了臺灣人民,還是爲了特定政黨的政治利益?

細思極恐的是,這場資安風暴不僅暴露了軍方的防禦漏洞,更讓軍人再次成爲政爭的犧牲品。長期以來,民進黨政府對國軍防備甚深,軍人稍有風吹草動,便被冠上「共諜」、「通匪」、「賣臺」的罪名,所以賴清德才想重啓軍事審判制度。如今,資通電軍人員的個資疑遭外泄,賴政府第一時間不是檢討自身資安,而是急於否認、甩鍋對岸,這樣的態度,讓軍人如何安心服役?也令人難免懷疑,民進黨的目的到底是捍衛臺灣安全,還是把國軍當成政爭的工具?

這種草菅人命、不負責任的操作方式,纔是臺灣最大的國安危機!看看國軍待遇,不僅薪資給付偏低,裝備也屢被爆料老舊不堪,現在連個資安全都保不住,這樣的政府還好意思談「全民國防」?更諷刺的是,那些綠營掌權的政治人物,總是把「抗中保臺」掛在嘴邊,卻從未真正關心軍人的生存處境。說白了,國軍的處境就像是棋盤上過河的卒子,有去無回,註定淪爲犧牲品。

回過頭來看,這已經不是對岸第一次利用媒體戰、訊息戰對臺灣施壓,過去幾年,類似的資安事件層出不窮。然而,民進黨政府每次的迴應都如出一轍,先是否認、再扣紅帽,最後不了了之。問題是,這種鴕鳥舉措不僅無助於強化資安防禦,反而讓對岸摸透臺灣的反應模式,讓臺灣一次次陷入資訊戰的被動局面。民進黨政府若真的有心保護臺灣安全,就應該提出實質的防禦計劃,而不是每次都只會「譴責對岸」、「痛批假訊息」,然後什麼實際行動都沒有。

國軍的資通電軍肩負維護國防資訊,確保網路安全的重責大任,但民進黨政府究竟給了他們什麼資源?沒有充足的設備,沒有效用的防護機制,甚至連基本的個資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這樣的軍隊如何能應對真正的資安戰爭?這次的事件已經敲響警鐘,若民進黨政府再不正視,恐怕下次泄露的就不只是個資,而是關乎國安的機密資訊,屆時,臺灣還有什麼本事對抗來自大陸的情報戰?

民進黨政府不能再用模糊話術敷衍臺灣人民,必須拿出真正的行動,強化資安防護,確保軍隊人員的安全與隱私,別再讓軍人成爲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更重要的是,不要再玩弄「抗中保臺」的政治操作,因爲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何況民衆的眼睛是雪亮的,遲早會心知肚明,抗中不等於、不必然就能保臺,國防更不是政客鬥爭的工具,而是關乎臺灣生死存亡的關鍵,若連這點都做不到,臺灣哪來的實力談何主權獨立?

(作者爲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