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交艦卡關 2系統未完成調校

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右)進行潛艦國造專案進度報告,全程採秘密會議,顧立雄表示,現在進度是海上測試前裝備測試跟調教階段,對於潛艦能夠建造完成還是有信心。記者葉信菉/攝影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天以秘密會議方式,進行潛艦國造專題報告。國防部長顧立雄會前對媒體證實,原型艦海鯤號十一月交船的目標「有很大挑戰性」。會後,海軍司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海鯤艦的「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臺管理系統」(IPMS)尚未完成調校,完成則可達潛航必要條件。

據瞭解,國防部在會中不願估計,海鯤艦完成測試的交艦時間點;但依據合約,十一月卅日原訂期限之後,臺船每天將被罰十九萬元。

海軍新聞稿指出,海鯤號海測程序,分爲浮航測試、淺水潛航及深水潛航等三階段。今年六月十七日起,已執行三次浮航測試,實施動力、航儀、通信、艦船操縱、潛望鏡等系統海上動態組合。

海鯤艦七月初第三次海測後,就進入臺船乾塢近兩個月,至今未再出海,外界議論紛紛。海軍表示,進塢是進行艦體工程水密檢驗、儎臺裝備性能校正、戰鬥系統水線以下裝備檢整等細部調校。

海軍宣稱,已完成戰鬥系統、主液壓、潛航充排水、聲納等系統整備測試,尚待調校者包括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整合式儎臺管理系統,完成後可達潛航的必要條件。

海軍解釋,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方面,必須完成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以減少人爲操作風險,目前正執行多部主機測試前置作業,以利後續驗證。海軍也否認「自動充電遭遇技術瓶頸」傳言,宣稱驗證需多方廠家配合施作,爲協調廠家排程,以致時間延後。

整合式儎臺管理系統IPMS方面,海軍表示,該系統具備執行儎臺裝備遠端操作與監控功能,目前全系統均已執行聯測程序,持續對軟體修改及驗測。臺船已增派國內軟體工程師,偕同原廠加速完成。

至於何時進行後續測試?海軍說,完成前述整備條件後,由專案團隊、國外專業顧問及接艦官兵(操作者)三方共同評估,達到安全條件後,再進入下一階段。目前仍依前三次浮航測試結果,實施浮航性能調校驗證,完成後進入淺水潛航階段。淺水潛航測試主要執行艦船操縱、偵搜裝備、緊急功能及戰鬥管理等。深水潛航測試主要執行艦船操縱、艦船性能、緊急功能、偵搜裝備及戰鬥管理等類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