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儲能到底有多大能耐,遭寧德時代四次“狙擊”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達摩財經)

在海辰儲能港股IPO上市之際,來自寧德時代的“狙擊”進一步升級。此前A股IPO啓動之後,寧德時代也曾拉開了一輪“狙擊”。從對高管和技術人才的競業限制訴訟、起訴不正當競爭、傳聞高管涉嫌侵犯商業秘密被警方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到專利侵權,寧德時代對海辰儲能拉開了一場持續兩年多,並在IPO時刻加碼升級對海辰儲能的四次“狙擊”。

公司IPO之時,遭遇競爭對手狙擊是常有之事,核心就是在上市路徑上製造麻煩,延緩或破壞其正常的上市進程,證監會和交易所也早有關注該類現象的持續存在。而事實上,在儲能領域,不止於海辰儲能,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瑞浦蘭鈞等儲能企業在IPO之際,都曾被寧德時代以“涉嫌不正當競爭”、“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等推上被告席。

但從結果看,儘管面臨寧德時代訴訟,中創新航、瑞浦蘭鈞都在港股上市成功。這既凸顯了港股註冊制下對IPO企業只要充分披露下的開放態度,也證明不管是A股和港股,尤其是國內監管機構,都在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而市場投資者也對此商業競爭的負面影響有容忍度甚至見怪不怪。

從過往港股IPO企業上市進程來看,尤其是在當下更需要創新創業者攪動經濟活力、推動科技創新來看,只要對公司信息進行充分披露,海辰儲能的上市也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但市場的疑問在於,海辰儲能犯了多大的事,爲何寧德時代要如此花大力氣連續數年“狙擊”海辰儲能,甚至升級至報案抓人?海辰儲能又到底有多大能耐,讓寧德時代窮追不放?是寧德時代攜資本以壟江湖、力保行業老大之位?還是感受到了來自海辰儲能的產品技術乃至市場份額威脅?

海辰儲能IPO

寧德時代升級“狙擊”

2025年3月25日,海辰儲能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但在今年7月,對海辰儲能的“狙擊”升級,即寧德時代就商業秘密侵權問題向寧德市警方報案,海辰儲能一名馮姓高管因此被警方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雖然該案目前仍等待最終的司法判決,然而這給海辰儲能帶來很多負向輿論。

面對寧德時代的多次“狙擊”以及引發的輿論狂潮,8月4日,海辰儲能發佈了《關於近期網絡謠言等不實信息的嚴正聲明》,聲明中,海辰儲能迴應了市場上的輿論焦點,指出其中多處信息存在嚴重失實。

對於高管馮謀涉嫌商業秘密侵權,海辰儲能表示:網傳的涉案“複合集流體技術”,經專業的第三方鑑定,該技術爲公衆所知悉,不具秘密性,因此並不構成“商業秘密”。並且未在任何產品上使用過該技術,相關糾紛不會產生經營影響。目前,該案件仍在調查中,我司將繼續爲馮先生及其家人提供支持與幫助,也相信法律最終會還其公道。

同時,對於不正當競爭的訴訟,海辰儲能迴應,目前未有任何法律有效文書認定公司構成不正當競爭,將會通過法律途徑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經歷種種風波,吳祖鈺內部發布公開信,講述了海辰儲能發展成長的過程,顯示了海辰儲能直面競爭的底氣,同時呼籲行業理應迴歸良性競爭,共同守護新能源行業的健康生態。

這是海辰儲能正式宣佈IPO上市以來,寧德時代對海辰儲能的第四次“狙擊”了。2023年7月,海辰儲能與華泰聯合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向廈門證監局提交A股上市輔導備案,旨在成爲“儲能電芯第一股”。

僅2個月後,寧德時代就以違反競業協議爲由起訴吳祖鈺,最終由吳祖鈺老婆林秀華代爲支付100萬元違約金。同年11月,寧德時代起訴另一位員工張敏違反競業協議,再次涉及海辰儲能。

值得一提的是,吳祖鈺曾在寧德時代工作。2011年,碩士畢業的吳祖鈺加入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工程師。在寧德時代擔任工程師期間,爲寧德時代在鋰電池技術突破上作出了一定貢獻。2019年2月,吳祖鈺從寧德時代離職,繼續投身儲能行業,創立海辰儲能。海辰儲能創立後,有部分高管也都曾在寧德時代任職。

張敏曾就任寧德時代的電芯系統工程師,離職後加入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而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在2020年6月與海辰儲能簽了合作關係,爲其提供引才、育才、研發等服務。

受各種政策收緊、競爭對手狙擊等各方面影響,海辰儲能於2024年初終止A股計劃,理由爲“根據最新企業發展戰略”,並於今年3月宣佈港股IPO。

今年6月,寧德時代又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爲由,起訴海辰儲能及其實控人吳祖鈺,以及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珠海市海辰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等8名被告,該案將於8月12日開庭審理。

競業限制是行業巨頭們普遍對員工離職後奔赴競爭對手或離職創業的殺手鐗。有些公司不管勞動者是否接觸商業秘密等保密事項,無差別地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約定高額違約金,嚴重限制了勞動者的擇業權。競業限制也已然成爲創新創業活力的滅活劑。

這一點就連最高法也看不下去了,7月31日發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明確競業限制不得濫用,非涉密人員簽約不生效,該《解釋》將於9 月 1 日起施行。

然而沒想到的是,在海辰儲能港股IPO的關鍵時刻,寧德時代第四次“狙擊”海辰儲能,繞開“競業限制”的普通民事訴訟,更是以“泄露商業機密”報案立案,寧德警方則快速抓人。

6年躍升全球第二

海辰儲能撼動寧德時代引來“狙擊”?

商業領域的訴訟與糾紛,往往能從行業競爭格局上找到蛛絲馬跡。

寧德時代是新能源行業的巨頭,在動力電池方面有着絕對市場龍頭地位。近年來爲了提升企業發展,加快新能源產業的佈局深化,寧德時代將儲能作爲了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

儲能被稱爲新能源產業的核心,衆多的企業都在向儲能佈局,部分企業挑戰着寧德時代在儲能市場的地位。

在寧德時代“狙擊”海辰儲能前,寧德時代曾起訴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瑞浦蘭鈞等。

比如,中創新航從寧德時代手中拿下了廣汽集團和小鵬等客戶,爭奪動力電池市場。2021年7月,寧德時代宣稱向法院起訴中創新航專利侵權。涉案專利涉及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共計五項,涉及正極極片及電池、防爆裝置等技術。寧德時代要求中創新航停止製造和銷售上述侵權產品,並向其索賠1.85億元。

中創新航迅速回應,強調其產品均經過嚴格的知識產權風險審查,並堅持自主研發,確保不侵犯他人權益。

2022年3月,中創新航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年內上市。在IPO關鍵時刻,寧德時代又給了中創新航“一刀”,再次訴訟索賠金額從1.85億元提高到5.18億元。

面對寧德時代的“狙擊”,港交所在2022年10月還是放行了中創新航。

IPO成功後的中創新航實現了快速發展,2024年,其動力電池出貨量全球排名第四,超過了松下,海外市場增長近300%;儲能領域,中創新航出貨量也來到了全球第6位,不斷向寧德時代發起挑戰。

事後來看,如果中創新航因爲寧德時代在其IPO之際狙擊成功,可能就沒有現在海外市場增長300%的中創新航,中國新能源出海的格局也會被改寫。

與中創新航在動力電池領域形成對寧德時代的衝擊類似,海辰儲能則在儲能領域成爲寧德時代的強勁追趕者。

海辰儲能2019年成立,至今也就6年時間。雖然公司成立時間短,但是發展速度卻很快。

根據海辰儲能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公司儲能電池銷量分別爲3.3GWh、15.6GWh、28.3GWh,2024年銷量是2022年的8倍之多。

Cnesa 儲能產業研究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海辰儲能的儲能電芯全球出貨量排在第5位,2024年,海辰儲能的出貨量已經躍升到了第3位,距離寧德時代只差兩個身位。

儲能電池銷量增長,海辰儲能的業績也快速增長。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營收從36.15億元,增長至129.17億元,兩年時間增長2.6倍;毛利從4.1億元增長至23.09億元,公司在2024年也實現扭虧爲盈,盈利達2.88億元。

爲了進一步發展,海辰儲能還在加快擴張腳步。海辰儲能在廈門和重慶擁有兩大生產基地,並且在山東菏澤建立第三座生產基地。按照公司的願景,到2026年,將設計產能提高到100GWh,成爲儲能江湖絕對的頭部企業。

2025年上半年,研究機構InfoLink的統計數據,全球儲能電芯出貨排名中,寧德時代位居榜首,海辰儲能已經躍升到了第二位,直逼寧德時代家門。

海辰儲能的“快”不僅體現在出貨量、產能上,其全球化佈局也迅速,特別是在歐美市場。

2022年,海辰儲能首次亮相美國RE+展會後,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將海外市場從0做到了30多億的規模。2024年,海辰儲能海外市場收入達37億,暴增28倍。

2025年以來,海辰儲能也在加快全球化佈局。據Saudi Gulf Projects消息,海辰儲能在8月17日拿下了沙特26億元的大單,進一步開拓中東市場。

此外,海辰儲能2025年對外公開的訂單中,海外市場還有巴基斯坦、德國、西班牙等,國內市場也與三星物產、智光儲能簽署合作協議。國內和海外市場擴張同步加速。

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海辰儲能以250億估值上榜,成爲廈門唯一上榜的獨角獸企業。

寧德時代曾經“狙擊”的中創新航、瑞浦蘭鈞都沒受影響,完成了IPO上市。若海辰儲能成功上市,公司追趕寧德時代的步伐將更快。

由此來看,寧德時代“狙擊”海辰儲能,能夠合理解釋的就是,海辰儲能的發展速度,讓頭部企業感到了緊張。如果海辰儲能不能完成港股IPO融資,其新的產能擴張和技術創新無疑受到影響。

在海辰儲能董事長吳祖鈺公開信中提到:實打實的硬核突破,4000多項專利構築起的技術護城河,尤其在長時儲能領域的領先佈局,讓我們更有底氣直面市場競爭,可能也讓個別同行感受到了威脅與壓力。

這其中的最後一句話,耐人尋味。

從中創新航到海辰儲能

中國新能源市場需要更多創新者

我國在2020年明確提出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依賴於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還需要儲能產業的有力支撐。

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新型儲能在新興產業中的快速發展地位,將其定位爲能源轉型的戰略引擎,推動行業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在經歷了2018年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的迅猛發展之後,儲能市場遇冷整體回落。2019年,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和熔融鹽儲熱在內的全球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爲182.8GW,年增長率爲0.99%;其中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爲8089.2MW,年增長率22.1%,2018年增長率達126.4%。

在儲能行業遇冷時候,吳祖鈺從寧德時代出來,開始創立海辰儲能。而此時寧德時代的重心還是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2019年儲能系統帶來的收入爲6.1億元,佔營收比爲1.33%。

從這個視角來看,海辰儲能和寧德時代似乎在同一起跑線上。

此外,兩者還有共同點是,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行業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技術,推動了行業發展,同樣海辰儲能也推動了儲能行業的發展。比如,海辰儲能在行業內率先推出首款適配長時儲能場景的1175Ah儲能電池,開啓長時儲能規模化應用的新階段。

從這個視角來看,海辰儲能和寧德時代都是新能源行業的推動者、建設者。只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海辰儲能的速度讓龍頭寧德時代感到了壓力,寧德時代開啓了“狙擊”。

寧德時代的“狙擊”和其他行業巨頭用的方式大同小異,“不正當競爭,知識專利保護”以及人員的競業協議。不正當競爭的訴訟,知識的保護一方面來看,給了中小創業企業自主創新的意識,逼迫企業加強技術的自主創新。

當然,如果海辰儲能員工確實是竊取了寧德時代的商業秘密,並應用於商業而獲利,且司法最終認定了,則自然是應該受到處罰並引以爲戒。只是,一切都還有待真相。

但即便有如此的紛爭,海辰儲能的技術實力依然是令人行業震撼的。海辰儲能董事長的公開信中提到,海辰儲能成立以來,不斷加強自主創新技術,4000多項專利構築起的技術護城河。

另一方面來看,不正當競爭訴訟如果濫用,可能使得中小企業疲於應付,客戶與市場信心受到影響,最終給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從競業協議來看,通過競業協議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自身的利益,保持自己的市場地位。然而也可能帶來人才流動性的降低,行業競爭力的整體下降。如果依賴於競業協議,大型企業首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提高自己基於業務和技術創新的生產力,而是把大量精力投入在複雜而苛刻的競業限制與“官司”上。

好在濫用競業限制的亂象有了新變化。2025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最新司法解釋,遏制競業限制協議“濫用”,保障人才有序流動。此次司法解釋明確了競業限制條款不生效或無效的情形。

整體來看,每一個創新創業企業的崛起,都必然會帶來行業新的競爭格局變化,這也很容易引發價格戰、專利戰、人才戰甚至升級爲藉助司法力量進行相互打壓。海辰儲能的快速發展和崛起,確實會讓寧德時代這樣巨頭感到壓力,競爭和暗戰也在所難免。

競爭在市場經濟是應有之義,但當下經濟更需要活力更需要創新也更需要公平競爭,在中央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情況下,更需要警惕攜資本以壟斷行業、打壓行業創新者。

凱撒的歸凱撒,商業的歸商業。任何一個行業都應該回歸到服務和產品本身,尤其是科技製造業要回歸到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品能力本身,通過良性競爭推動自身和行業發展,而不是從行業競爭走向行業內卷,從行業內捲走向行業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