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喊「中鋼(2002)讓利救汽車」…網酸:股東又要做功德了?

經長提議中鋼降成本並讓利中下游,盼協助汽車產業度關稅與內需挑戰,卻引發股東權益與政策公平性的熱議。(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長郭智輝11日召開「美國加徵關稅對車輛零組件產業影響座談會」,與我國外銷汽車AM(售後市場)及國內OE(新車原廠)供應鏈大廠,針對臺美關稅與新臺幣匯率等議題深入交流。

郭智輝提出,經濟部將協助中鋼降低生產成本並讓利中下游,並向財政部建議檢討貨物稅,加速淘汰老舊車輛,擴大內需。經濟部指出,我國汽車零組件製造業近三年外銷值均破新臺幣2,200億元,美國市場佔比約五成,業者對關稅與匯率變動高度敏感。

多數與會業者建議,應持續爭取降低輸美零件關稅,並穩定電價與匯率,同時參考國際趨勢推動維修免責修法。郭智輝也提出六項因應對策,包括導入智慧製造、汰舊換新添購高效能設備、集中採購原物料、中鋼讓利中下游、提高研發投抵額度與補助、以及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信用保證。

他強調,政府將持續向美方爭取更優惠稅率,協助我國車輛零組件在外銷市場保持競爭力。

不少網友對中鋼「讓利」有質疑,認爲公司本身已虧損,卻還要承擔政策成本,留言包括「中鋼真倒黴,股東更衰」、「都賠錢了還要讓」、「中鋼股東不是人!?」。

也有聲音批評政策方向,指出「政府不肯讓利,卻叫企業讓利是什麼概念」、「爲什麼不是汽車業自己降價」、「這樣沒有背信?」。

另有部分網友抱持中立觀察態度,認爲若能確實降低成本並帶動產業,長期或許對整體經濟有利,但執行細節與效果仍需驗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