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讓利說」爭議延燒 中鋼滅火:沒刻意讓利

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頻傳爭議,日前提出協助中下游鋼鐵業的「讓利」方案,引發爭議。(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頻傳爭議,日前提出協助中下游鋼鐵業的「讓利」方案,引發中鋼企業工會痛批,「郭智輝無視公司治理,掏空中鋼不吐骨頭」,這種方式不要說員工,就連百萬股東也難接受。面對工會怒火,中鋼公司今(13)日緊急滅火,強調並無刻意讓利情形,而是依據既有銷售制度提供多元配套措施。

中鋼企業工會指出,中鋼也身受關稅衝擊,上半年轉盈爲虧,已沒有本錢,更別說有利可讓。中鋼正承受多重壓力,卻得不到政府實質協助,反而一再被要求讓利,去年爲配合風電國產化政策,興達海基業務虧損64億元,郭智輝當時僅迴應「虧損當然要中鋼扛」。

工會強調,中鋼員工努力節省成本,這是讓股東獲利,並且提升員工薪資以照顧家庭,長期以來也配合政府穩定物價,「讓利鋼」早已成爲家喻戶曉的代名詞,但郭智輝卻無視公司治理原則、損害股東與員工權益,若經濟部仍執意逼迫中鋼讓利,不排除北上抗爭。

對此,中鋼表示,公司密切關注全球經貿與市場趨勢變化,持續依照客戶需求與產業屬性,適時調整供應節奏與配套機制,確保資源有效投入於真正需要之處。

針對近日政府提出的協助方案(即媒體報導之「讓利」)規畫,中鋼說明,是透過法人單位彙整用鋼產業的需求共同向中鋼購買原料,中鋼也會依據既有銷售制度,提供多元配套措施,以協助中下游企業共同渡過難關,共創互利雙贏的局面。

中鋼強調,高度重視與全體員工及工會的夥伴關係,始終以穩健、透明爲溝通原則,凝聚內部共識,促進組織和諧。公司將持續以理性協調的態度,積極研議並務實推動可行方案,在企業永續經營、員工權益保障與客戶發展需求之間取得良好平衡。

中鋼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製造業普遍承受成本疊加與需求轉弱的多重挑戰。公司將持續發揮基礎產業的穩定力量,推動節能減碳及降本措施,與政府、客戶及產業夥伴攜手推動轉型升級,穩健應對外部變局,爲臺灣鋼鐵及製造業打造更具韌性與競爭力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