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哲榮:川習會短短100分鐘 卻埋下臺股崩盤種子?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的「川習會」10月30日在南韓釜山登場。 路透
摩爾投顧投資長郭哲榮表示,川習會在今天(10/30)圓滿落幕,中美雙方几乎同意所有議題,美國將芬太尼關稅由20%降爲10%,中國則重新開放稀土管制,並且將會重新採購美國大豆。但令市場不解的是,原先川普表示大概要4個小時的會議,竟然只花短短100分鐘就匆匆結束。究竟是異常順利,還是有其他秘密?對臺股又會有什麼影響?
其實不用想太多,會議簡短是能預料到的,因爲想談的只有川普,習近平根本不想談!看看年初,澤倫斯基大老遠從烏克蘭跑到白宮和川普會談,卻在白宮和川普大吵一架,川普強勢是衆所皆知,還會在談判前先施壓。習近平非常清楚,他們談越久,越有可能無法達成共識,甚至可能會重演2018年華爲公主孟晚舟被捕的慘案,讓中國的談判地位陷入弱勢方。這就是爲什麼,貝森特和何立峰要提前一週先在馬來西亞談好條件,爲的就是讓今天這場會談能照本宣科,稍微過個流程就順利結束。
所以,對臺股來說最重要的,反而是其他事情,例如聯準會的最新政策。聯準會今天除了正式宣佈降息1碼,讓利率來到3.75%~4%的區間,還預告12月會暫停縮表,這就變相是給金融市場放水了,對整體股市來說是利多。不過,12月是否能繼續降息,就得觀察通膨能否降溫了。
最後,對股市最重要的,當然還是AI發展。很多人擔心AI會不會如同2000年的網路泡沫,但聯準會主席鮑爾今天才表示,AI與網路泡沫不同,因爲這些市值極高的公司實際上都有獲利,還有其他實質業務支撐。我舉一些數字爲例,例如Google預計全年資本支出會來到約920億美元,而Google單季營收就突破千億,淨利更是接近350億美元,等於一整年資本支出,它們8個月就能通通賺回來!
變成泡沫的前提,是獲利遠遠跟不上支出,但現在並非如此,一般人已經熟練運用ChatGPT以及Google的AI搜尋功能,各大公司也只是把獲利拿出來投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用力發展AI。如同女股神伍德所說,現在AI自駕車和AI醫療是重中之重,這些投資終將得到回報。而臺股這半年已經大漲破萬點,一口氣站上兩萬八,都是多虧了AI的功勞,至於能不能繼續漲,就是看這些雲端廠是否能持續提高獲利以及AI資本支出,以及特斯拉的自駕系統能否有突破性發展,只要這些前提都能達成,我認爲臺股要突破三萬都不是問題!
郭哲榮投資長 官方Youtube頻道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