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童子賢同聲 短期難五五分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本報系資料照片)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2日主辦的「世界地圖上的臺灣未來」系列活動,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演講,針對美國提出的臺美晶片五五分構想,2人皆認爲短時間可行性不高,童子賢更認爲美國政府以選舉考量凌駕專業的產業規畫,將對臺灣的競爭力造成影響。

施振榮以「以王道精神看AI時代挑戰」爲題演講,指出臺灣在全球AI發展的時代中,應從配角晉升至第2男主角,因爲臺灣的硬體實力,尤其是晶片、伺服器有絕對優勢;童子賢則以「永續未來、世代未來」爲題演講,指出臺灣現在的繁榮得來不易,但目前高度依賴出口貿易,亮眼成績背後仍有隱憂。

對美方提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構想,施振榮認爲,那是美方的政策目標,關鍵在於美國能否建立有競爭力的在地產線以及客戶,強調訂目標很容易,但需要靠時間以及自身努力纔可以達成,而市場是全球性的,如果美國想要本土製造,還要克服成本以及人才的挑戰。

童子賢分析,臺灣晶片競爭力是幾十年的正確策略,也是人才、資金的累積成果,臺積電建立完整的生態系超過20年,美方希望用川普剩下3年多任期展現政績,惟這長時間的努力果實,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複製,以選舉考量凌駕專業的產業規畫,將對臺灣的競爭力造成影響。童子賢強調「如果五五分對臺灣不利,我是持反對意見的」。

行政院雖表示未與美方觸及晶片五五分的構想,但也提出在美國設置類科學園區的政策方向,施振榮認爲,這個做法是輸出臺灣成功經驗的重要方向,若是人才、土地、水電都用當地的,是國力的延伸,而園區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行政服務,讓臺商在海外形成產業聚落,有助提升整體競爭力。

施振榮進一步指出,複製臺灣科技園區到美國當然會有挑戰!如沒有辦法形成聚落,效益就不顯著,就像當年宏碁到蘇格蘭、菲律賓蘇比克灣蓋廠面臨的困難一樣,他估計美國各州應該都會想爭取,但未必有能力提供園區需要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