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賴清德用「團結」打造臺獨的諾亞方舟?(王昆義)
賴清德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拋出「打掉雜質」的說法引發熱議。(資料照/陳麒全攝)
聖經中記載,創造世界萬物的上帝耶和華見到大地充滿敗壞、強暴和不法的邪惡行爲,於是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但他卻發現,人類中有一個叫諾亞的好人。上帝於是命令諾亞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讓他的家人與動物們在方舟中度過150天的大洪水,最終方舟停留在「亞拉拉特山」。上帝並以彩虹做爲與諾亞立約的記號,從此不再因人的緣故詛咒大地,而使各種生物存留永不停息。
賴清德執政一年多,上帝必然分不清他是好人或壞人,但是賴清德可能自比是諾亞,所以他自己想要建造一艘方舟,把臺灣內部他認爲是同類的人或動物,一起載上他所打造的方舟,駛向他理想的臺獨國度。只是神話不能當成真實,賴清德把虛擬的神話用他所謂的「團結」,想要把臺灣內部的雜質打掉重煉,其結果只是讓人看清他獨裁的真面目,無法實現民主的真諦。
賴清德從6月22日推出「團結國家十講」第一講的國家以後,24日隨即又推出第二講的團結。兩講的內容簡單地歸納,第一講是建構臺獨的理念,第二講則是支持臺獨者才能上他的「諾亞方舟」,其他都是邪惡者,就該打掉或讓洪水給湮滅,他必然認爲這是上帝給他的使命。
但是,現在的臺灣畢竟不是遠古的《創世紀》時期,賴清德可以神話自己的臺獨理念,卻不能真實的反應當前臺灣社會的本質。那麼當前臺灣的本質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個民主的社會,民主就是要容納不同的雜質,也要容忍不同的意見,賴清德想要打造一個沒有雜質的社會,也只能到神話世界中去尋找。
既然真實的臺灣社會,不是賴清德理想的臺獨烏托邦國度,那麼他講國家、團結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簡單的說,賴清德不過是在複製李登輝時代臺灣民主化的歷程。當時民進黨內有一股很深的「李登輝情結」,所以由李登輝掌握的國家機器,連結民進黨在市民社會中所推動的「新社會運動」,在兩相的推力之下,終於瓦解了臺灣的威權體制,創造出民主奇蹟的新社會。
只是這麼多年來,臺灣雖然民主化了,但是離臺獨建國還有一段長路要走,賴清德以一個「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就是要繼續往前更進一步,希望在他主政的年代,能夠實現臺獨建國的烏托邦美夢。
問題是,賴清德政府以一個雙少數的政府建構,要實現臺獨建國的能力差距極大,所以唯有把臺灣內部他認爲所有「中共同路人」的雜質,全部用一次次的罷免與選舉,把他們打掉重煉,才能最終實現他的臺獨美夢。
所以,賴清德複製李登輝時代的民主化過程,表面上由民間團體發動大罷免,再由他所掌控的國家機器動員資源與人力配合,他再以「團結國家十講」的名義,催化出團結大罷免的精神動力,希望畢其功於一役。這也是他在講團結的內容中,要提到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的緣故,這畢竟是民進黨實現第一次執政的文件,也是「李登輝情結」在民進黨內與臺灣社會發酵最有力的證明。
賴清德的臺獨建構美夢是否能完成,恐怕還是隻能停留在神話的階段。畢竟,臺灣社會還有6成的民衆希望維持現狀,更有7成以上人民希望兩岸能和平共處,他們不願意陪着賴清德的臺獨建國,毀掉好不容易建構出來的繁榮家園。賴清德想要建構臺獨的諾亞方舟,也只能載得動他的烏托邦幻想,卻載不動戰爭可能帶給臺灣社會的幾多愁。
陳水扁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讓人看清扁家的貪腐現狀。賴清德建構臺獨的諾亞方舟,卻讓人見證他的獨裁心態,所以他所打造的諾亞方舟,只能載得動他的烏托邦幻想,卻會讓他離臺灣社會與人民越來越遠,最終方舟載不到他所要的臺獨國度,更可能提早沉船。所以,企圖操弄國家機器與市民社會達到臺獨目的者,宜戒慎恐懼纔是。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