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藥一致去年淨利潤超6億元,5家子公司破產清算
4月7日晚,國藥集團一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一致)公佈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3.78億元,同比下降1.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2億元,同比下降59.83%。對於利潤下降,國藥一致表示,主要系零售板塊受行業政策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
近年來,國藥一致加速擴張,零售門店數量持續增加。不過,擴張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帶來經濟、規模、影響力等多方面的效益,也可能帶來經營管理方面的風險。目前,國藥一致擴張引發的問題似乎已逐漸顯現。自2024年以來,國藥一致對旗下多家子公司啓動了破產清算程序。
零售板塊虧損超10億元
國藥一致的主要業務包括醫藥分銷和醫藥零售,國大藥房主要承載公司旗下的醫藥零售業務。
2024年,國藥一致零售板塊(即“國大藥房”)實現營業收入223.57億元,同比下降8.41%;實現歸母淨利潤-10.72億元,同比下降388.83%。
國藥一致在年報中提及,零售板塊受行業政策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業績有所下滑,導致收購資產組的經營業績較預期存在較大差距,根據減值測試結果,公司對商譽及收購對價分攤形成的無形資產(品牌使用權和銷售網絡)計提減值準備9.70億元,減少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61億元。
其中,對包括上海鼎羣企業管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成大方圓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浦東新區醫藥藥材有限公司、北京金象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等17個資產組計提減值準備合計8.8億元。
至於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原因,國藥一致稱,2024年因門診統籌等醫改政策因素深刻影響了終端消費者的行爲,醫藥零售門店客流下降,保健食品、器械、中藥飲片等高毛利品類銷售下降明顯,商譽所在資產組銷售額及利潤下滑。同時,受醫藥零售行業競爭加劇、醫藥電商線上分流影響,行業出現了普遍下行的趨勢。公司也面臨開店率下降、閉店率攀升的挑戰,處於深度調整期。
國藥一致嘗試採取了閉店優化、發展自有品牌、發展線上業務和創新業務等措施緩解經營壓力。具體而言,2024年,國大藥房戰略性地退出並關閉了1270餘家直營門店。報告期內,國大藥房自有品牌累計銷售額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46%,毛利額同比增長44%。2024年國大藥房創新業務銷售達成18.9億。不過,上述一系列操作短期內尚未能扭轉零售業務業績頹勢。
國藥一致的另一主營業務分銷板塊則增收不增利,在集採常態化、國談品種降價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壓力下,分銷業務增長乏力。2024年,分銷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29.84億元,同比增長1.98%;淨利潤9.22億元,同比下降12.74%。主要系受行業政策和市場環境影響,應收賬款回款延遲,導致資金佔用規模上升,相應的資金成本增加;2023年發生一起政府徵收地皮事項,產生處置利得,本期無此事項,上述因素綜合影響導致利潤下降。
旗下5家公司啓動破產清算
國藥一致旗下國大藥房自2010年開始通過大規模兼併收購,門店數量也隨之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年底,門店總數達10516家,成功躋身“萬店俱樂部”。
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醫保政策趨嚴、線上業務對實體藥店影響明顯。自2024年下半年開始,藥品零售市場顯現出關店的趨勢,並逐步加速。中康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全年共有3.9萬家零售藥店關店,閉店率達到5.7%,而2023年僅爲3.8%。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閉店13672家,高於前三季度平均水平,整體出現關店加速趨勢。
根據中康數據,2024年中國醫藥零售市場的藥品銷售規模達到5019億元,同比上一年小幅增長0.8%,行業整體已經陷入停滯。在醫藥零售行業整體承壓之下,國藥一致也開始對旗下國大藥房業務進行“瘦身”。
2024年12月30日,國藥一致發佈公告稱,爲了提高管理效率及質量,同時滿足法人戶數壓減要求,同意對其控股公司國大藥房下屬的安徽國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國藥控股國致藥房連鎖(河源)有限公司進行破產清算的立項,山東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清算註銷。2025年2月,國藥一致再度發佈公告,對國大藥房旗下吉林省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天津國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啓動破產清算程序。
在上述破產清算的公司中,天津國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常年虧損,已經資不抵債;吉林省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公示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在業內看來,國大藥房子公司的破產清算是快速擴張後遺症的顯現。
國藥一致曾表示,醫藥零售行業正經歷深度結構性調整,全國藥店數量預計見頂下滑,行業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爲應對未來盈利下降的挑戰,醫藥零售行業需深入瞭解消費者需求,提供更高質量、更豐富的產品與服務。國大藥房經歷了以規模爲導向的快速擴展發展階段後,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已開始調整發展策略,聚焦經營質量和抗風險能力的提升。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國大藥房門店總數9569家,其中直營門店7770家,加盟店1799家。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