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雄資本董事長姚尚坤:加碼AI普惠化戰略 協同廣東新政搶灘萬億機器人市場
3月1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監管沙盒”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營造鼓勵創新、大膽試錯的制度環境。加大財政資金對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相關軟課題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立法工作,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及倉庫應用測試蓬勃發展的開始,而2025至2026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生產加速的關鍵時期。國雄資本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尚坤認爲,2024年將成爲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及倉庫場景應用測試的爆發起點,2025-2026年進入量產加速期。據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2035年將達750億美元,2050年或突破1萬億美元,全球銷量超7000萬臺,智能製造與倉儲物流成核心落地場景。
3月10日,姚尚坤發佈內部信表示,國雄資本將緊抓人工智能技術變革機遇,以“推動AI技術普惠化”爲核心方向,加速佈局企業級AI定製化部署與場景落地。未來,公司將重點投入端側、邊緣側智能領域,並通過DeepSeek等高效低耗模型技術,降低AI應用門檻,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
姚尚坤說,隨着邊緣計算、輕量化模型技術的突破,AI應用正從雲端向終端設備快速滲透。“端側智能的成熟不僅大幅降低算力成本,更能滿足企業定製化、實時化需求,這與國雄資本早期確立的‘場景優先’AI戰略高度契合。”他表示,公司已成立專項團隊,圍繞智能製造、智慧城市、金融服務等垂直領域,開發適配本地化需求的解決方案。
公開資料顯示,國雄資本自2023年起系統佈局AI賽道,先後參投十幾家人工智能企業,覆蓋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及AI芯片領域。此次戰略升級標誌着其投資重心從技術研發向規模化應用遷移。據悉,國雄資本將於近期發佈AI產業白皮書,聯合生態夥伴共建技術開源社區與行業標準體系,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普惠進程。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