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世華助企業穩健佈局海外

爲助企業迎戰全球變局,國泰世華銀行動全臺企業講座,以「迎戰變局,攜手前行」爲題,邀集衆多重量級名家對談,助企業開創跨國投資佈局。講座由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苗華本(左三)、副總經理李鼎倫(右三)、新加坡分行行長黃偉坤(左一)、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超(右一)代表出席。

全球政經局勢震盪,企業如何以穩健之姿佈局海外尤爲關鍵。爲協助企業洞悉趨勢,國泰世華銀行近日以「迎戰變局,攜手前行」爲題,並以新加坡作爲借鏡,於全臺舉辦三場企業講座。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5年公佈的《世界競爭力排名》1指出,新加坡的健全法治架構與政治中立,吸引企業將其作爲資金籌備、研發創新與風險管理的戰略調度中心。國泰世華於講座深入剖析新加坡如何因應外部挑戰,協助探索企業區域發展「+1」的新契機,同時也聚焦全球供應鏈重塑、製造業迴流美國等經濟趨勢。

企業講座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PwC新加坡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知名創投機構祥峰控股集團(Vertex Holdings)等多家新加坡重量級機構代表深度對談。而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亦於講座中分享最新總體經濟觀察,協助企業及個人掌握全球市場脈動,洞察未來的挑戰與機會,吸引超過300位上市櫃及中小企業高層貴賓出席,展現國泰世華銀行透過「政策」、「產業」、「稅務」3大面向打造跨產業交流平臺,讓企業客戶無須出國,就能即時掌握國際最新政策與稅務趨勢的實務案例。

國泰世華新加坡分行行長黃偉坤錶示,新加坡憑藉穩定政策環境與高度開放市場機制,已成企業拓展東南亞的重要樞紐。國泰在臺灣超過60年,積極深耕東南亞市場,很高興能透過這次的講座,與臺灣企業分享新加坡最新發展與機會,協助企業在區域佈局中掌握先機,讓國泰世華銀行成爲企業在海外發展好夥伴。

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指出,美國實施互惠關稅政策雖帶來可觀收入,2024年每月關稅收入約60至70億美元,但近期已飆升至300億美元,代表每月多出逾230億美元的成本由出口商、進口商與消費者共同承擔,對全球經濟動能均產生影響,同時也驅動供應鏈的再重塑。他提醒,應留意美國是否將於2026年有超出預期的降息,進而削弱美元。而亞洲貨幣如臺幣已在第2季已出現升值,對出口商形成壓力。隨全球多數央行轉向寬鬆政策,顯示景氣並不樂觀,互惠關稅與貨幣波動將持續影響企業決策。

以臺灣爲例,林啓超說明,製造業「庫存與未來三個月預期銷售比值」顯示目前整體經濟逐步改善,惟電子業與傳統產業表現分歧,主要是電子業受惠AI技術,故動能強勁。以AI驅動的全球半導體銷售預計今年可達7,200億美元,2030年突破1兆美元,AI相關銷售預計年成長超過20%,可望成爲新一波成長動能;傳統產業則因中國產能過剩與貿易關稅影響,面臨需求疲弱與成長挑戰。

國泰金控深耕臺灣60年,積極佈局亞洲市場,目前已擁有969個分支機構,資產管理規模逾4,000億美元。國泰世華作爲國泰金控旗下重要成員,觀察到企業經營爲強化韌性、降低風險,已從集中化轉向分散佈局,故以「全方位解決方案」服務模式出發,透過跨境服務團隊(International Corporate Coverage, ICC),協助跨國與當地企業進行投資考察、簽署合作意向書、公司設立等,各階段資金規劃與外匯避險之專業諮詢與交易服務。未來將持續透過講座與國際跨界合作,引入即時經貿資訊,強化跨國服務與數位技術,積極拓展海外據點,朝亞洲區域型銀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