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垂直大模型能更精準地滿足特定行業需求

《科創板日報》2月23日訊(記者 陳美)今日,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共築金融新生態:AI大模型落地應用與實踐”分論壇在上海舉辦。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作出題爲“AI大模型在證券行業的應用探索與實踐”的主旨演講。

俞楓表示,AI大模型正成爲金融行業變革的加速器,其應用不僅提升了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更是驅動行業生態和資本市場邏輯重塑和重構,推動着行業的新格局與新變化。未來,AI會像水電煤一樣成爲全標配的基礎設施。

“大模型通過其高效的處理和學習能力,正逐步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態,不僅能夠替代部分重複性、基礎性操作,也能在標準化、規則化腦力勞動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推動產業升級和勞動力結構的優化。但無法完全替代人類獨特的思維和人類獨有的全局性協調能力,企業主要聚焦於應用AI驅動組織變革、流程創新,賦能業務創新。”俞楓認爲。

目前,金融行業大模型落地應用仍面臨一系列的瓶頸與挑戰。俞楓認爲,金融行業整體數字化程度高、數據積累豐富、技術接受能力強,但專業度、安全性要求相對較高,行業大模型落地面臨數據安全、隱私合規等挑戰。

“建議金融機構在擁抱大模型時,也要加強風險管理;建議國家和行業監管機構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助力AI釋放更大應用價值。”

在俞楓看來,國內優秀大模型性能表現突出,各有所長,下一階段如何通過模型組合實現有效的場景落地是關鍵。通用大模型在語言理解、文本生成能力出色,但無法對行業應用場景產生深刻理解、解決具體問題,且訓練成本偏高。

“相比之下,垂類大模型能夠更精準地滿足特定行業的需求,實現‘小而精’的突破。建議企業採用‘通用+垂直’融合的1+N應用策略,有機協同,滿足各類場景應用。”俞楓表示道,國泰君安2024年在AI in ALL的基礎上,創新提出ALL in AI的全新策略,堅定長期、持續、深入推進AI在各領域場景應用和賦能,將AI大模型作爲變革的重要力量,驅動組織變革、流程創新,推進公司業務與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升級。建成行業首個1+N多模態大模型平臺,堅持AI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和“1+N”架構策略,基於“1“個通用大模型作爲基石,共建行業大模型,輔以N個場景模型,實現閉源和開源場景的融合,探索大模型在N個場景的應用落地。

基於從2017年積累起來的AI應用場景和高質量語料,目前國泰君安已深入推進大模型應用在財富管理、機構服務、投資銀行、合規風控、數字職場、研發運維等領域的全面落地。其中,2024年3月與階躍星辰、財聯社共同打造業內首個千億參數級的多模態垂類大模型(君弘靈犀大模型),業內首次實現了將大模型能力全面融入客戶智能化服務體系之中,特別是通過大模型+小模型的組合創新,實現可信內容的可靠輸出,可爲4000多萬客戶帶來全新體驗。

2025年1月,國泰君安又有效整合Deepseek R1的“慢思考”和君弘靈犀大模型的“快響應”能力,進一步推出了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AI投教和信用AI服務,持續升級客戶的智能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