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海通領導班子首曝光:朱健任董事長,設置41個總部部門
“國君+海通”合併後的新公司領導班子正式敲定。
4月3日晚間,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君安”,601211.SH,02611.HK)發佈系列公告稱,經公司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中文名稱由“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海通”)。“公司已於4月3日完成公司名稱、註冊資本等事項的市場主體變更登記手續,取得了新的《營業執照》,後續將向上交所及香港聯交所申請變更公司A股、H股證券簡稱。”
與此同時,國泰君安還公告了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總裁及高管名單,並明確了新的公司組織架構。
公告顯示,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選舉國泰君安現任董事長朱健擔任國泰海通董事長,聘任國泰君安現任總裁李俊傑爲國泰海通總裁。組織架構方面,國泰海通設置了41個總部部門,整合後有44家分公司。
截至4月3日收盤,國泰君安A股收報17.13元/股,跌0.70%;國泰君安港股收報11.34港元/股,跌2.07%。
國泰海通領導班子及組織架構敲定
公告顯示,國泰海通股東大會選舉了17名董事,包括內部董事3名,爲朱健、李俊傑、聶小剛;股東董事8名,爲周杰、管蔚、鍾茂軍、陳航標、呂春芳、哈爾曼、孫明輝、陳一江;獨立董事6名,爲李仁杰、王國剛、浦永灝、毛付根、陳方若、江憲。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將與後續職代會選舉產生的職工董事,共同組成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
公告指出,股東大會後,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選舉朱健擔任公司董事長、周杰擔任副董事長,聘任李俊傑爲公司總裁,毛宇星、謝樂斌、羅東原、聶小剛、潘光韜、張信軍、陳忠義、韓志達爲公司副總裁,聶小剛兼任公司首席風險官、董事會秘書,張信軍兼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趙宏爲公司總審計師,俞楓爲公司首席信息官,趙慧文爲公司合規總監、總法律顧問。
公開資料顯示,朱健,1971年6月出生,現年53歲,工商管理碩士,法學碩士,2023年12月29日起擔任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執行董事。
朱健曾任中國證監會上海證管辦信息調研處副處長,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信息調研處副處長、處長, 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辦公室主任、機構二處處長,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局長助理、副局長,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任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銀行,601229)副董事長、行長。
公告資料顯示,李俊傑,1975年8月出生,現年49歲,經濟學碩士,2024年1月23日起擔任國泰君安證券總裁,2024年3月20日起擔任國泰君安證券副董事長、執行董事。
李俊傑曾任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助理主任;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總部總經理助理、金融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國泰君安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公司證券事務代表;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
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李俊傑任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人力資源總監,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兼任國泰君安證券投行事業部總裁、執行委員會主任,2023年5月至今兼任國泰君安證券財富管理委員會總裁。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泰海通領導班子最大程度融合了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原有班底,有利於文化傳承、隊伍穩定、整合融合,更快釋放“1+1>2”協同效應。上海國際集團董事長周杰曾較長時間擔任海通證券主要負責人,此次作爲股東董事兼任國泰海通副董事長,有利於保持業務及人員穩定,也體現了大股東對國泰海通的賦能支持。
組織架構方面,根據公告,國泰海通設立了財富管理、研究與機構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權益業務、信用業務、金融科技等7個業務或管理委員會,設置了41個總部部門。整合後有上海、浙江、北京、深圳、廣東、江蘇等44家分公司。各類子公司將在過渡期內並行運作。
“國君+海通”總資產、歸母淨資產等指標均位居行業第一
3月28日,國泰君安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3.97億元、同比增長20.0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下稱“淨利潤”)130.24億元,同比增長38.94%。
截至報告期末,國泰君安總資產首次突破萬億規模,達到1.05萬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13.22%;基本每股收益爲1.39元/股,同比增長41.84%。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海通證券A股股票終止上市,國泰君安作爲存續公司還披露了模擬合併的2024年度財務報表審閱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模擬合併的公司總資產1.73萬億元、歸母淨資產3283億元,資本實力均位居行業第一;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118.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46.03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海通證券在此前發佈了2024年業績預虧公告,對於虧損原因,其表示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金融資產估值大幅下降,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減少。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年3月,標普確認了國泰君安的“BBB+”評級,並將海通證券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B”上調至“BBB+”。“從目前情況看,預計海通證券大的風險已基本出清,不會對合並後公司資產質量造成影響。”
對於公司2025年的經營計劃,國泰君安在2024年年報中指出,2025年是公司與海通證券完成合並重組邁向新徵程的開局之年。就全年的重點任務來看,首先是要持續打磨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其次,全面深化數字化轉型;第三,推進國際化戰略,優化跨境一體化管理機制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