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之際,這家光伏“賣鏟人”還要來IPO

光伏行業供需失衡的“一片哀嚎”下,生產設備商卻“風景獨好”。

日前,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商無錫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松科技”)向深交所的創業板IPO申請獲得受理。

2024年多家光伏電池廠出現鉅額虧損,但江松科技的業績呈現強勁的增長態勢。

收入從2022年的8.0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0.19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從0.88億元直升至1.87億元。

這是光伏電池廠過去三年不斷擴產給生產設備廠帶來的業績增量。

但這一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正面臨拷問。

不少光伏廠商號召行業控制產能,緩解供需失衡的矛盾。

雖然這傳導至上游設備商會有一定的滯後性,但過去的高增長或許難以爲繼。

事實上,江松科技亦在通過產能和人員的調節“未雨綢繆”,2024年主要產品已經同比減產超7成,去年末減員更是超5成。

如此境況下,江松科技欲通過此次IPO持續擴產的融資計劃,合理性仍然需要畫上問號。

冰火兩重天

江松科技主要提供智能自動化設備,用於擴散退火、PECVD、溼法制程等光伏電池生產工序。

江松科技創新性解決了不少行業痛點,助力光伏行業實現效率的提升。

例如行業PECVD自動化設備產能通常在4500-6000片/小時,但江松科技設備的小時產能可達到8500片,效率提升了4成。

江松科技還是國內少數能夠爲下游客戶提供光伏電池整線一體化自動化設備的廠商,覆蓋了主要5種生產工序。但同業拉普拉斯(688726.SH)、先導智能(300450.SZ)、捷佳偉創(300724.SZ)涉足的工序在3-4種。

這都提升了江松科技的競爭力。

2022年,江松科技在光伏電池自動化設備領域市場佔有率居於國內及全球第一。

晶澳科技(002459.SZ)、隆基綠能(601012.SH)等頭部光伏電池廠商均是江松科技的重要客戶。

2024年,前三大客戶晶澳科技、隆基綠能和正泰集團合計給江松科技帶來9.01億元收入,佔比達到45%。

此次江松科技IPO最備受市場矚目,還是業績高速增長態勢。

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的短短3年間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增長了超150%、100%。

這與光伏電池廠商們的業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24年晶澳科技、隆基綠能均深陷虧損泥潭,淨虧損分別高達50.95億元、86.18億元。

支撐江松科技高速增長的動力,源自近三年光伏電池廠商的持續擴產。

2022年至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分別達到252GW、444GW和599GW。

下游擴產的熱情給“賣鏟人”江松科技帶來較大的增長空間。

2024年,江松科技的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0.19億元、1.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63%、41%。

同業亦是如此。

2024年拉普拉斯、捷佳偉創的收入分別爲57.28億元、188.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93.12%、116.26%;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29億元、27.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77.53%、69.18%。

從後續情況來看,江松科技的業績仍具有一定的支撐,目前在手訂單金額達到36.13億元。

減產又減員

儘管業績上行,但降速風險正在發芽。

2023年以來,光伏行業的持續擴產導致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出現階段性過剩,市場供需失衡問題愈發凸顯。

近期以來多家光伏企業高管公開呼籲嚴控產能。

“新產能都會加劇內卷,不管何種光伏技術,均不允許新增產能,相信有關部門也會加強相應的嚴肅查處力度。”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指出。

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倡議政企聯動促出清,以“市場化兼併重組+技術淘汰機制+政策強制約束”去產能,通過“供給側自律+需求端刺激”去庫存。將光伏產能指標統一納入國家規劃的大盤子,備案覈查、產能監測、違規清退,全鏈路監管。

據媒體報道,光伏將於三季度迎來更大力度減產,預計開工比例將環比降低10%-15%左右。

對於下游嚴控產能的影響,從江松科技的財務表現、產能佈局或可覓得些許端倪。

江松科技如今高速增長的業績表現更像是過去的“映射”。

這和收入的確認方式有關。

江松科技一般按照合同約定將產品交付給購貨方,取得購貨方的驗收證明時才確認收入,但光伏生產設備從發貨到驗收的週期通常需要6-14個月。

因此會出現一定的收入確認滯後性:例如一臺設備在2023年1月發貨,但實際收入確認時間卻發生在2024年2月。

以此類推,江松科技2024年收入很重要的一部分可能源自2023年。

產銷量差異亦可以印證這一結論。

江松科技主要採用“以銷定產”的業務模式,但同期產量與銷量卻存在巨大的鴻溝。

以溼製程自動化設備爲例,2023年江松科技的產量達到3028臺,但當期確認的銷量僅爲812臺,而次年達到1568臺。

“2023年度產量大幅上升,相關設備將在後續年度陸續驗收,當年度產量與銷量存在一定的差異,具有合理性。”江松科技解釋稱。

如此來看,產量纔是預判江松科技未來業績的重要窗口,但該指標去年已經出現大幅縮水。

2024年,江松科技主要產品擴散退火、PECVD和溼製程三大類智能自動化設備產量分別爲487臺、269臺和816臺,分別同比減少了77%、79%和73%。

產量下滑後,江松科技進行了大幅減員。

截至2024年末,江松科技的員工人數爲887人,同比減少了超過一半。

對此,江松科技承認:“當年光伏行業階段性供需失衡,下游客戶需求放緩,公司精簡人員。”

減員減產的一系列操作下,江松科技IPO募資擴產計劃必要性正面臨拷問。

此番IPO,江松科技擬募集10.53億元投向“光伏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宿遷智能裝備精密機械加工基地”等多個項目的建設。

光伏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建成後,江松科技將新增180臺光伏電池工藝設備、100臺/套組件設備生產製造能力。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有利於公司豐富光伏設備產品矩陣,具備多種類型光伏高端裝備的量產能力,以此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助力公司在光伏產業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江松科技表示。

但是江松科技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空間消化新增募投項目,可能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