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金控吸並國盛證券獲批 券業併購迎“曲線上市”新模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實習生高天韻 深圳報道
券商併購重組進入加速期。
2月19日,國盛金控發佈公告稱,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覈准國盛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併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吸收合併完成後,國盛證券解散,國盛金控名稱變更爲國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着A股市場將增加一家上市券商。
據悉,國盛金控與國盛證券將有序推進吸收合併工作,落實相關業務、客戶及員工銜接安置方案等。國盛金控表示,鑑於國盛證券爲公司全資子公司,本次吸收合併不會對公司經營和合並報表當期損益產生實質性影響,不會對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內資產、負債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的券商併購不同,券商合併迎來新模式,國盛金控吸收合併國盛證券爲上市母公司吸收合併非上市的券商子公司。市場更爲關注的是,合併後資源集中,新國盛證券如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市場競爭力。
成功實現曲線上市
A股市場將增加一家上市券商。
2024年1月,國盛金控發佈公告稱,爲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效率、聚焦證券主業,有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實效,公司擬吸收合併公司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本次吸收合併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這一舉動被市場解讀爲國盛證券“曲線上市”。
2024年12月,國盛金控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中國證監會已依法受理公司吸收合併國盛證券事項的行政許可申請。直至2月19日,正式獲批。
證監會的批文稱,國盛金控吸收合併完成後,國盛證券解散,國盛金控名稱變更爲國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國盛證券),並依法承接國盛證券各分支機構、業務以及江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信基金)5400萬元出資。據悉,國盛證券是江信基金的大股東,持股比例是30%。
與此同時,國盛證券應當自本批覆下發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工商註銷登記工作,原國盛證券分支機構、國盛金控應當自本批覆下發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工作。中國證監會強調稱,國盛證券解散後,應當向中國證監會上交《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新國盛證券、原國盛證券分支機構應當自換領營業執照之日起15日內,向證監會申請領取或換髮《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
此外,新國盛證券應當根據批覆修改公司章程,並將變更後的公司章程報公司住所地證監局備案。國盛金控與國盛證券應當有序推進吸收合併工作,落實相關業務、客戶及員工銜接安置方案,確保客戶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妥善安置員工,維護社會穩定。
新國盛證券的“新打法”
對於合併吸收國盛證券的影響,國盛金控在此前公告中提到了幾點:一是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將有利於公司聚焦證券主業,提升國盛證券的品牌效應優勢,有利於提升公司綜合金融服務水平,更好發揮國盛證券作爲江西省屬唯一證券全牌照企業的作用。
二是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能夠有效解決國盛證券作爲子公司經營時,管理決策等流程過多的限制和制約。
三是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公司管理層級將減少,將在節約管理成本的同時有效提升管理與決策效率,有利於推動公司證券業務整體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盛金控吸收合併國盛證券若能順利完成,將有望進一步聚焦證券主業,把券商做大做強。
近年來,國盛證券發生了重大變化。2022年,國盛金控的實控人將變更爲江西省國資委。對於去年的發展,國盛金控表示,將充分發揮居行業前列的研究業務優勢,以點帶面,實現業務協作、資源協同;進一步提升金融科技的供給能力,賦能證券業務的發展;力爭突破證券業務發展瓶頸,充分發揮江西省屬國資企業優勢,提高市場佔有率。
最新披露的業績預告數據顯示,國盛金控預計2024年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億元至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998.41萬元。
關於業績變動原因,國盛金控表示,2024年債券市場持續活躍,公司緊抓市場機遇,加大債券投資規模,同比投資收益大幅增加;同時,公司着力提升經紀業務市場佔有率,經紀業務收入有所增加;公司強化成本管控,管理類開支有所下降;子公司深入推進戰略轉型,強化內部協同,本期業績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