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研發中西合併控制青光眼 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系列會導致視神經受損,進而造成視野缺損、視力喪失的眼疾,全球約有600-670萬人罹患青光眼。中西合併控制青光眼,是全世界對抗青光眼的策略,中草藥與西藥可截長補短,相輔相成。

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副教授洪啓庭,也是知名的眼科專科醫師,其帶領團隊投入以中草藥及西藥,中西合併方式有效降低眼壓,控制青光眼,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獲得國內外學者及生技業者的重視。 大仁科大/提供

在臺灣,許多青光眼患者以喝決明子茶或黃耆水,來降眼壓,但決明子茶有些許苦味;而黃耆水中藥味又太重,很多患者會望而卻步。近年來,在鑽研古藥典,發現蟬花也可能是另一種可降眼壓的中草藥,其氣味與冬蟲夏草類似,味道有濃郁的菌菇味,老少咸宜。

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副教授洪啓庭醫師帶領團隊,發表了研究成果。團隊先進行動物實驗,讓眼壓偏高的SD白鼠喝蟬花的熱水萃取物,一個月後就出現明顯眼壓降低,且眼眶附近的血液中其抗氧化因子(包括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濃度亦升高,代表有助於對抗青光眼導致的氧化壓力。另外,喝蟬花水可以使因青光眼而變薄的脈絡膜厚度反增,有助視神經與視網膜血液的供給。該團隊的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21年德國「國際醫療科學期刊」,獲得國內外學者、與生技公司們的重視。

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副教授洪啓庭醫師表示,其實蟬花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有記載,是一種寄生於蟬蟲的真菌,對於幼兒有治療驚癇、夜啼心悸的功效。而於現代醫學中,蟬花也可調節免疫和神經系統、促進新陳代謝、抗腫瘤、改善腎功能、抗過敏與治療飛蚊症等。目前蟬花茶人體實驗已進行到了尾聲,初步的結果是,每日5克的蟬花泡於攝氏80度500cc白開水10分鐘,待冷卻後飲用。單獨喝蟬花水,平均眼壓30mmHg的病患,在一個月後可降至22mmHg。若搭配其他現代降眼壓藥物,甚至可以降低至平均14mmHg,且以上結果只要三週就可達到,因此中西合併治療青光眼是未來的新趨勢,甚至中草藥(如蟬花)更沒有西藥方面的副作用,相當安全。人類平日使用3C產品過久,眼壓將逐漸升高,在平日就可喝蟬花茶來保健。

同時也是專業眼科醫師的洪啓庭藥學副教授強調,青光眼是全球醫界高度重視的眼疾,因其「無聲殺手」的特色,讓25%的青光眼患者,第一次被確診時,視神經都已經萎縮,最主要事先並無症狀,且此症是不可逆的。隨着科技的進步,人類看近物的時間與用眼過度的現象只會加劇,初估2040年全世界將有1.1億人口罹患青光眼,導致視力減弱、視野缺損,甚至晚期時可能幾乎失明、形成另類社會問題,也將嚴重影響生產力與遲滯經濟發展。

因此,有效控制眼壓,是最應努力的方向。而中西醫並用對抗青光眼,將是未來的大趨勢。建議平日生活就可喝蟬花茶來降低眼睛疲勞所導致的眼壓升高,一旦罹患青光眼,可配合醫師給予的青光眼用藥,相信治療成果可達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