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智庫:核能網路聲量竄升 討論聚焦供電、電價與減碳

核三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爲核三延役公投投票日,國政基金會趨勢暨數據中心召集人遊士儀今日指出,近期核能相關討論在網路上聲量顯著升高,每日接近一萬則,且討論不再只是口水戰。

遊士儀表示,討論逐漸聚焦在幾個核心問題:供電是否穩定、電價是否合理,以及臺灣是否能在國際減碳壓力下維持產業競爭力。許多網友指出,若能源結構過度依賴燃煤燃氣,既有缺電風險,也可能因碳排放過高而被國際碳關稅鎖喉。

遊士儀表示,臺灣的能源結構長期存在隱憂:天然氣進口依賴度過高,一旦國際供應鏈出現波動,供電立即受威脅;再生能源雖有發展潛力,但短期內受限於天候與地理條件,難以承擔基載電力;而電力需求卻因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不斷上升,使能源壓力愈來愈大。這也是爲何核能再次成爲社會熱議的原因之一。

在輿情中,核廢料議題同樣受到關注。遊士儀指出,核廢料不能只停留在口號或恐懼,社會期待的是務實解方,包括冷卻、乾式貯存與最終處置的規劃,都必須以科學與國際經驗爲基礎,讓核能發展具備完整配套。

最後,遊士儀強調,「823公投是臺灣能源未來的關鍵表態。請走出家門,投下你的一票,爲核能表態,爲經濟表態,爲減碳臺灣表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