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如何抉擇? 此時此刻考驗着盧秀燕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18日就要有結果了,目前選情激烈,本來被外界看好的前臺北市長郝龍斌,意外地遇到氣勢轉強的鄭麗文,形成兩人對決的局面。(圖/記者湯興漢攝)
●陳敏鳳/資深媒體人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18日就要有結果了,目前選情激烈,本來被外界看好的前臺北市長郝龍斌,意外地遇到氣勢轉強的鄭麗文,形成兩人對決的局面。但二人在路線和形象上有不同的差異,下屆黨主席的路線關乎國民黨的2026和2028年。最被看好的2028年總統大位參選人的臺中市長盧秀燕,卻採取「人人好」的中立態度,殊不知,一旦國民黨下屆黨主席路線與臺灣社會主流民意相差太多,盧的2028也可能是泡影一場。
盧秀燕不該做個旁觀人士 這次黨主席選舉可說是路線的選擇
郝龍斌一直被看好,認爲下屆黨主席必是由郝出任無疑,但是近來卻發現,不管是地方派系或者軍系人馬,都有分裂的情況,尤其很多基層的國民黨人馬認爲郝龍斌有着類太子的身分,於是想選擇「平民」的鄭麗文,造成今天兩人被認爲是平分秋色的局面。
面對基層比較支持鄭麗文的態勢,國民黨中央也不惜親自下場爲郝輔選,桃園市議員黃敬平最近就出面指控,黨中央辦的餐會裡面,一面倒地暗示要支持郝龍斌,令他不滿,才公佈一些餐會的內容。
當然,這些黨內的紛爭由一位議員出面指控,並沒有引發媒體上很大的關注,不過已經看出選戰的激烈程度,在這種情況之下,作爲2028年最被看好的盧秀燕似乎和每個拜訪她的人都留下見面紀念照,除了她的子弟兵黃建豪出來批鄭麗文毫無打勝選戰經驗如何帶領國民黨之外,看不出盧秀燕到底要支持誰。
也許這也符合盧的溫和作風,不想得罪黨內參選的任何人,也或許代表盧對自己的2028年在國民黨內部的提名到外部的競爭都很有信心,但是政治真的可以如此一切都隨心意,而沒有任何變數嗎?
姑且不論未來黨內會有什麼變數,但是對社會來說,又是如何評價鄭麗文和郝龍斌這二位人士,盧秀燕都沒有什麼認知嗎?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在兩岸問題上,已經與過去很大不同。
雖然外界對民進黨的意識型態作戰不以爲然,但國民黨某些人士與對岸過從甚密,近年已經成爲中央政權選舉的罩門了,如果未來黨中央由被認爲比較親共人士,劃不清楚兩岸互動界線的人士領導,那在政黨形象勢必又失分,當年韓國瑜去了一趟中聯辦成爲那場選戰洗不掉的紅色陰影。當然,韓國瑜當年失分也不只是此一因素,只是疊加親中印象,傷了候選人的形象罷了。
盧秀燕本來挾着2028年最有人氣的諸侯,被多方要拱上黨主席之位,但盧考慮臺中市政放棄競選,但盧此時此刻也不該做個旁觀人士,尤其這次可說是一個路線的選擇,而非個人人選的選擇,盧應該展現領導力、主張及立場,而不陷於地方政治放飛中央層級的政治議題。
猶記2024年大環境並不利民進黨,但賴清德還是勝選了,有人認爲是藍白不合,但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對於中央層級的事務,認識及論述都太差了,過去對於侯友宜參選總統,他總以好好做代志來回答,大家總認爲他地方治理不差,對參選一事也該有所準備。
沒想到,侯友宜在全國事務及中央層級的議題上,根本是不及格,不僅流失藍營知識分子,更沒有中間選民要支持侯。於是賴清德就打破了每八年政黨輪替的魔咒,成功讓民進黨執政再次延續。
盧秀燕一樣是以在臺中市政績爲基礎脫穎而出,成爲國民黨的2028政黨輪替的希望,如果盧真的要等明年卸任後再來準備中央層級的議題,黨內擔心恐再步上侯的後塵,因此,盧應該此時此刻就要投入關心中央議題,第一件事就是要怎樣的國民黨主席,才能幫盧坐上大位,而不是放任情勢自由發展,2028年的事,不代表2027年纔要處理,現在就要處理才行。
盧臺中市長几年,溫和穩重是其從政風格,地方各方勢力在她手裡也都可以平衡、掌握,那就何妨試試用盧媽媽的方式來處理國民黨主席選舉問題,讓有利於2028年的人可以出線,作爲2028年的出發佈局之作,也可以展現未來有中央執政的能力。
▼盧秀燕本來挾着2028年最有人氣的諸侯,被多方要拱上黨主席之位,但盧考慮臺中市政放棄競選,但盧此時此刻也不該做個旁觀人士,尤其這次可說是一個路線的選擇。(圖/記者湯興漢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