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中立 2027關鍵年
(圖/總統府提供)
賴總統才就任1年1個多月,7月就有大罷免投票,已嗅出社會因罷免而撕裂,而賴總統的「團結國家十講」,每講一次,社會就益加對立。
更令人擔心的是,2028總統大選讓2027年形同是大選年,國際關注2027年中共是否對臺用兵,然而,若民進黨選情不好,國軍除了承受中共軍事對峙壓力外,賴政府給的政治壓力更會來勢洶洶。當然,如果民進黨選情不錯,國軍只需因應中共軍事動態,相對單純。
只要是民進黨執政,遇到總統尋求連任的大選年,理當行政中立的國軍都會被拉扯進去。2004年、2020年都是如此,只是程度深淺罷了。民進黨會看選情而審時度勢。
2004年陳水扁競選連任,爲了贏得選舉,搞「一邊一國」、軍購公投等諸多造勢。當時國防部長湯曜明在選舉期間未配合綠營派軍事將領擔任公投正方辯論代表,又堅持軍購特別預算須依建案程序走,「民進黨根本還抓不住兵權」,這是民進黨國安高階幕僚的解讀。
最後,陳水扁因選前一天的「兩顆子彈」贏了2萬多票,驚險連任。從民進黨角度言,軍方選前不配合,安全單位警覺性不夠致發生總統槍擊案,選後國防部長又帶頭請辭,氣得陳水扁說軍方搞「柔性政變」。
2004年大選還有一項爭議,就是國軍戰備留守人數。主因選情接近,綠營認爲軍人投票投藍多於投綠,因此給國防部壓力,要求投票日增加戰備留守的官兵人數,不得出去投票,國防部最後拍板奉命行事。
隨後,319陳水扁遭槍擊後,扁政府當即召開國安會議,啓動「國安機制」,國防部要求三軍嚴格執行戰備留守,320投票日「不得擅離職守」。有將領指出,即便是1996年臺海危機,中共於大選期間發射飛彈恫嚇臺灣,國軍處於加強戰備狀態,留守部隊都還可輪流外出投票,但在陳總統遭槍擊後,情勢危急,國防部只得維持原令。
賴清德是「少數總統」,與陳水扁2000年贏得大選的情況一樣;賴要尋求2028連任,選情與扁處境相近,然而,中共的國力和軍力與2004年相較,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軍隊中立,軍人在公開場合不語政治。賴總統也是三軍統帥,他的「十講」不管是「臺獨史觀」或「雜質說」,軍人的內心感受外人不得而知,但從賴總統的第一講內容判斷,爲了尋求連任,賴總統應不會任用軍人當國防部長,因此,2027年軍隊必須自己守住底線,才能頂住外部政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