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轉向擁核 政府卻背道而馳
國際能源政策普遍轉向擁抱核能,民進黨政府卻持續拖延、污名化核能。圖爲立法院通過「核三繼續運轉」公投。(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前總統川普24日簽署行政命令,放寬核能產業法規與審批流程,強化燃料供應鏈,推動美國核能發展。我國雖已三讀通過《核管法》修正案,卻遲遲未見行政部門採取行動。面對國內能源吃緊,在野黨批評民進黨政府爲守住「非核家園」神主牌,拖延核能進程,罔顧民生與國安風險。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民進黨一向親美,卻在覈電議題上與美國背道而馳。他呼籲民進黨儘速啓用核電,法源已備妥,美方更曾表態願協助處理核廢料,既然如此,就應立即恢復核能發電。
賴士葆指出,電力不僅關乎民生,更是國安議題。近期各地頻傳停電,臺電雖以「小動物」搪塞原因,但民衆心知肚明,用電早已吃緊。連興達電廠都得全面啓動,火力發電造成的空污問題也日益嚴重。
他並警告,臺灣過度依賴天然氣進口,一旦戰爭爆發恐成破口。中共4月2日展開「海峽雷霆-2025A」軍演,模擬攻擊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顯示一旦海上封鎖,天然氣將無法進港,臺灣將陷入大規模斷電危機,淪爲原始社會。
賴士葆提到,隨着夏季用電高峰來臨,若頻繁跳電,不僅影響民生,更會衝擊產業鏈,導致外資撤離。核二、核三仍有機組擴充空間,應儘速加裝,讓美方賺取核能商機,同時解決核廢料問題。
民衆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國際能源政策已普遍轉向擁抱核能,日本將核電佔比從8%提升至20%,南韓爲30%,美國更大力推動核能復興。相較之下,民進黨政府卻持續拖延、污名化核能,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
張啓楷指出,《核管法》修法已完成,政府已具備在安全條件下恢復核電運轉的法源依據。核三延役公投將於8月登場,呼籲賴政府、核安會與臺電儘速啓動相關作業,切勿再對廢核後遺症與對民生、產業、國安的衝擊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