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人大北京登場 李強籲陸人勇於消費
路透社指出,至目前爲止,中國大陸出臺的政策都是希望民衆能夠去花錢,而不是省錢,這對正在跟美國進行貿易大戰的中國大陸來說愈顯重要。券商國泰君安(Guotai Junan)統計,李強的報告中,消費一詞共被提到31次,高於去年21次。同時,技術一詞被提到28次,也比去年26次要多一點。
去年習近平提出,推動工業體系現代化以及發展新生產力是重中之重,指的是支持研發電動車與量子運算等產業,進而推動經濟發展。中國大陸家庭支出佔GDP比重不到40%,比全球平均佔比要少約20%。相較之下,投資則多出20%。
總經調研單位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指出,北京政府已經意識到,之前供給面對技術的刺激已經失衡,消費需求和服務產業仍然低迷。今年激勵消費的具體政策,包括再擴大去年已推出的舊換新計劃,目前主要集中在電動車、消費性電子產品與家電用品上。
爲了確保上述舊換新計劃能順利進行,中國大陸今年預定發行高達3000億人民幣超長期的特別公債,比2024年要多出1500億人民幣。大陸官員表示,希望這次的補助能涵蓋更多的商品。
北京政府也允諾,要爲老弱婦孺提供更完善的醫療保健,加快數位與智慧產品、文化、旅遊和體育等消費的成長,也要讓免稅商店政策更加完善。雖然李強的這份報告沒有直接提到美國,但外界認爲,美國將會對中國大陸進一步管制科技的研發。
李強的報告多次提到人工智慧AI,將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鼓勵探索以及容忍失敗等。北京政府要加強虛擬實境、先進運算以及開源RISC-V晶片領域的突破,並承諾增加對這些高科技產業的資金援助,並鼓勵創投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