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北京仍硬槓川普 陸企狂奔美設廠
過去幾周以來,周先生一直睡不好,這位在中國大陸東部的出口業者,每天上班長達14個小時,爲得就是想要儘快到美國德州的達拉斯,建立第一座工廠。業務主要是生產客製化馬克杯以及T恤等產品的周先生,以前因小包裹輸美免稅而生意興隆。但在川普提高從中國大陸銷美商品的關稅後,一切都已改變了。
這位周先生對南華早報說,美國佔自己業務高達95%的比重,所以絕對不能失去。如果川普的新關稅制度不改變,自己生意將大受影響。美媒指出,從今年一月川普重新入主白宮以來,對中國大陸輸美產品大幅提高關稅達145%。中國大陸沒退讓,也對美國的產品徵收125%關稅,全球最大的兩大經濟體誰也不讓誰。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認爲,川普這次的新關稅制度,是自1930年代以來下手最重的一次,全球供應鏈將會重新打造。分析師指出,川普已取消先前便宜貨物的免稅規定,現在每個小包裹應該都要徵收高達90%的關稅,中國大陸廠商的成本結構嚴重受創。
這位中國大陸的周老闆表示,達拉斯的新廠計劃在五月投產,但只有最簡單的生產階段。因爲,美國的勞動成本非常的高,且勞工權益的規定也很嚴格。在中國大陸,一件產品產出可能要經過十道工續。不過,在達拉斯或許只需要一到兩個就好。
另外,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子產品製造商李先生,剛剛在美國內華達州設廠,主要是組裝感測器模組產品,不需要那麼多勞力,也就是自動化的密集度較高。不過,在美國採購原物料的成本實在太高,加上供應鏈也不夠完善,但好處是較能貼近客戶。結論是成本會上升,但不會像關稅那樣漲得那麼高,先求生存下來並保持市場競爭力。
部分陸企認爲,只要美元還是世界最強的,美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因此,中國大陸對美國製造業的投資預估將持續增加,尤其是石化產業。北京有家化工顧問公司指出,在中美兩國都徵收高額關稅的情況下,以往舊模式的交易方法已經不再有意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