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不當川普的奴隸!歐洲硬起來 中國不卡脖
分析師表示,隨着川普持續加重保護主義政策,一旦歐洲鐵了心拋開美國要求對北京實施制裁與限制的施壓,中國可望從中受益。
一直以來,歐洲在貿易政策方面都選擇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以保護西方的技術創新與經濟利益。
以荷蘭晶片設備製造商ASML爲例,爲了配合美國對中國祭出的半導體與晶片出口管制,荷蘭政府也給自家ASML的先進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戴上「緊箍咒」。
Quantum Strategy策略師David Roche表示,歐洲對中國的許多打壓都是應美國要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被馴服的代價......以及在防禦上依賴美國的代價。他表示,之後歐洲人可能會因爲川普祭出關稅受到打擊,但「他們將不再當美國人的奴隸」。
Teneo常務董事Gabriel Wildau表示,跨大西洋聯盟關係破裂,可能有利於北京,因爲歐洲將變得不那麼容易被美方牽着鼻子走,而這可能導致歐洲取消現有的出口管制措施,或至少停止祭出新的出口限制。
川普一再放話要對歐洲祭出關稅、在俄烏停火談判中刻意排擠歐洲與烏克蘭,以及要求烏克蘭簽署「割地賠款」協議的強勢作風,加上其親信、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對歐洲政治指手劃腳,都令歐洲的不滿情緒升高。德國準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在發表勝選談話時即痛批華府在德國大選期間發表的言論「極度令人髮指」,稱他的首之務是實現歐洲的團結,他表示:「川普已經表明其政府對歐洲的命運漠不關心,我的首要之務絕對是儘快強化歐洲,如此我們才能夠逐步擺脫美國、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
但也有分析師認爲目前還不清楚在修復歐洲與中國長期以來的緊張關係上,能取得多少進展。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政策研究員Alicja Bachulska表示,畢竟這仍是歐盟過去幾年所面對的同一個中國,是支持俄羅斯的中國、威脅歐洲工業實力的中國、對歐洲官員和民間社會組織實施制裁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