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瘋電玩有害社交? 男更易沉迷電玩 女更易社羣成癮
欲罷不能的誘惑 紐約時報十月初報導,研究已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沉迷電玩,其原因之一是男性更容易受到競爭和冒險吸引。圖爲二○一八年美國年度電玩展「電子娛樂展」。(路透)
美國青少年打電動相當普遍,丕優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青少年男、女生玩網路遊戲的比率分別達到九成七、七成三。但針對美國人時間運用的調查顯示,男生花在玩遊戲的時間比女生多很多。去年,相較於男生每週玩十小時,女生每週只玩兩小時。
男女大腦反應大不同
紐約時報十月初報導,研究已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沉迷電玩,女性則較可能對社羣媒體成癮。在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成癮問題的學者波坦察說,其原因之一是男性更容易受到競爭和冒險吸引。腦部掃描顯示,男性在玩電動時,大腦中涉及獎勵處理的區域比女性更活躍。
調查也發現,男生比女生較可能與他人一起玩遊戲。男生也更可能在玩遊戲時,透過FaceTime或Discord等平臺與朋友說話。研究人員說,男生與朋友相處時,較傾向找事情做,而非面對面交談。
住在美國麻薩諸塞州賽勒姆市的吉福德,兒子和女兒正值青春期。身爲母親的她向紐時表示,女兒經常與朋友聚會,兒子與朋友相會則大多在網路上,他們覺得這樣更簡便,不太需要事先規畫。
吉福德說,男生更容易對此上癮、很難戒掉,「我們甚至真的叫我家小孩,到別人家敲門邀請其他小孩出來玩或騎腳踏車,但他們都拒絕,因爲要打遊戲」。
學者不建議家長禁止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數位健康實驗室的調查發現,孤獨感較強的青少年,雖然玩遊戲情形更多,但遊戲並沒有緩解他們的孤獨,這在男生身上更爲明顯。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因爲社交能力較弱的人,對在網路上交朋友比較自在,在現實生活與人互動的練習卻較少。
紐時採訪幾名學者,他們都不建議家長禁止小孩打電動,表示遊戲對現代小孩與他人建立聯繫相當重要,也有助於認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和自尊。他們反而建議家長陪同一起玩,監督小孩玩的時間,並與他們討論遊戲的風險,這包括成癮和賭博、騷擾、暴力或極端觀點。他們也說,遊戲有安全性高低之分。
若干研究年輕人和科技的專家也說,科技公司應有責任先行阻擋對兒童具成癮性或不安全的功能。紐約大學科技與社會實驗室的研究助理西佩爾說,家長設下的界線,面對那些設計來讓孩子上癮的產品毫無勝算,各平臺須對避免小孩成癮擔起責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