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川普加稅 美國車能扭轉對歐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左)已揚言對輸美汽車加關稅;圖爲川普二月十日在白宮展示鋁材關稅的行政命令。(路透)

美國進口歐洲車數量遠超過歐洲進口美國車,美國總統川普二月說,最快四月二日對進口車課百分之廿五左右關稅。專家認爲,歐洲人對美國車沒特別抗拒,但部分歐洲市鎮巷弄狹小,加上油價較高、市場競爭激烈,可能讓美國車較難打進歐洲。

歐洲路窄油價高 美大車難賣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二○二二年出口到美國的歐盟國家制新車達六十九點二萬多輛,價值約三百六十億歐元(約臺幣一點二六兆元),反觀出口到歐盟的美國產新車僅十一點六萬餘輛,價值五十二億歐元(約臺幣一八一四億元)。川普直指歐洲「不買我們的車」,認爲此差距源自不公平的貿易規則,必須矯正。

但雙方差距可能來自其他因素。首先,美國比起小型車,偏好大型的SUV和皮卡車;據經濟學人,二○二二年在美國售出的汽車平均重量是一八五七公斤,幾乎高出歐洲平均值的兩成。但以義大利爲例,許多古老市鎮街道狹窄、鋪石子路;瑞典商業銀行資本市場的汽車業分析師恩格勞說,不妨嘗試在義大利駕駛大型SUV四處逛逛,「我試過,這很困難」。

紐約時報報導也指,多數歐洲城市不乏寬闊大道,但市中心常見狹隘、曲折的街道,行人和腳踏車得與汽車爭道。停車空間也是問題,例如一款Ram 1500皮卡車就略爲超出德國標準停車位的大小。

美國皮卡車在歐洲較少見,可能還有開銷考量。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執行長霍斯說,「我們燃油價格通常比美國人高,所以我們偏好較小型、燃油效率更高的車」,美國則一般偏愛較大車款。恩格勞也稱,「他們每加侖(燃油)要價,是我們每公升的價格」;一美製加侖約三點八公升。

紐時指出,以德國來說,每公升油價平均約一點四一美元,等於每加侖約五點五美元;但美國二月初平均油價約每加侖三點一美元。

一些歐洲市鎮街道不便於較大車輛通行。圖爲義大利郵政一輛電動車行駛於羅馬,攝於二○二二年十月。(路透)

日韓陸車爭鳴 歐洲人選擇多

美國車廠除了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歐洲相對不受歡迎。川普已抱怨「數以百萬計」歐洲車涌入美國,還點名BMW、賓士和福斯等歐洲車名牌。

摩根大通的歐洲汽車研究主管阿蘇蒙蒂說,對各家車廠,歐洲是非常棘手的市場,必須推出正確產品、也須將工廠經營得當。他也說,汽車品牌在自己國家相對有競爭優勢,像德國有BMW、奧迪等,法國有寶獅、雪鐵龍、雷諾,義大利有飛雅特、愛快羅密歐;民衆傾向買本土名車是本性,在德、法、義尤其如此。

阿蘇蒙蒂並指,雖然有其他歐洲國家較能接受外來品牌,但當地市場百家爭鳴,有衆多日本、南韓車可選,近來中國大陸汽車也愈來愈加入戰局。另外,海外車廠在歐洲面對的問題,還包括各式稅務規範,以及必須用各地不同語言溝通。

汽車業資深人士、曾任日產汽車營運長和阿斯頓馬丁執行長的帕爾莫表示,他不認爲歐洲客戶對美國車有特別反感,「我認爲歐洲人確實喜歡美國品牌,但是歐洲市面上有很多其他品牌,所以競爭很激烈」。

歐擬降自家關稅 護在地車廠

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等美國車廠,數十年來在歐洲陷入苦戰。二○一七年,通用汽車出售其歐洲品牌,包括在德國的歐寶,且在歐洲停止銷售其幾乎所有的雪佛蘭車型。通用正持續設法販售部分電動車車型到歐洲,例如凱迪拉克電動休旅車Lyriq。

目前歐盟對進口美國車課徵百分之十關稅,確實明顯高於美國對歐盟進口客車的百分之二點五關稅。恩格勞說,川普關切的是貿易條件並不真正平等。

不過,美國已對墨西哥、加拿大以外國家的進口皮卡車課徵百分之廿五關稅,這讓皮卡車成爲了許多底特律車廠的生財利器。

川普揚言對進口汽車、半導體和藥品課約百分之廿五關稅,似乎已讓歐盟官員考慮降低自家關稅,來保護歐洲車業免於潛在貿易戰。川普的汽車關稅意在強化美國車業並將更多製造工作和創新帶回美國。但帕爾莫說,若美歐爆發汽車貿易戰,川普恐也難以實現目標。

歐盟與美國2022年新車出口量 製表/高詣軒 圖/聯合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