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美股“七巨頭”跌倒背後:投資者踏進“多極AI世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美國東部時間2月25日,美股“七巨頭”進入技術性調整區間,較高點回落逾10%,而同期納指回落幅度只有“七巨頭”一半,下跌約6%,標普500指數和道指較歷史高點回落幅度約爲3%。特斯拉在25日大跌8.39%後,今年累計跌幅達到25.03%,較歷史高點更是暴跌38.02%,市值跌破1萬億美元關口。

這和過去兩年科技股摧枯拉朽的漲勢有着天壤之別,2023年納指狂飆43.42%,2024年再度大漲28.64%,可謂牛氣沖天,“七巨頭”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正是背後的關鍵力量。

從“領頭羊”到“拖後腿”,昔日美股龍頭們何以至此?科技巨頭爲何“漲不動了”?投資者可以列舉估值過高、落袋爲安、貿易保護主義、通脹上行、美國經濟趨向疲軟、債務壓力等一系列因素,但這些都不是近期美股走勢逆轉的根本原因。

在美股科技股大跌背後,核心原因是AI爭霸戰從“單極”邁向“多極”,美股科技股不再“一家獨大”,AI霸主地位遭遇衝擊。從DeepSeek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到阿里巴巴全面開源視頻生成模型萬相2.1,中國資產迎來價值重估,“十巨頭”嶄露頭角,東方力量重塑全球市場。

未來並非一片坦途,情緒轉向之際投資者需要客觀冷靜。技術進步提高了使用資源的效率,但因爲成本下降推動需求增加,結果導致資源消耗的速度上升,而非減少,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意味着AI行業將需要更多的算力,雖然美股科技巨頭“唯算力論”遭受衝擊,但長期來看,整體算力需求或有增無減。在大國科技博弈加劇之際,算力是人工智能競賽中的關鍵一環,突破保護主義圍欄方能破繭重生。

前路曙光初現。美股科技巨頭的“AI霸權”開始被撼動,在從0到1的旅途中,OpenAI一度遙遙領先,但如今DeepSeek等企業已經迎頭趕上。從1到100的下一場戰役正是中國企業的強項,未來中國資產是一座可以細細挖掘的富礦,那些長期主義者終將殺出重圍。

在“單級AI世界”,美股市值佔全球股市市值比重超過50%,這有一定合理性。但當投資者踏進“多極AI世界”,未來的投資組合也需要重塑。在天平的兩端,估值折價和估值泡沫都將向中間靠攏,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或準備降低美國資產比重,增配中國、歐洲等地資產。全球資金“大洗牌”方興未艾,“多極AI世界”正開啓一場全球創新的競合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