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名廚江振誠×ORIGO三城巡迴 「新在地」限定饗宴宜蘭起跑
Matteo Alberti主廚攻讀攝影與平面設計出身,「ORIGO」相關刊物都是他一手操刀。記者高婉珮/攝影
今年秋天,國際名廚江振誠以「新在地(Neo-Locale)」概念爲起點,邀請日本金澤義式餐廳「ORIGO」義大利籍主廚Matteo Alberti,於宜蘭、高雄、臺中展開前後約一個月「Neo-Locale 不一樣的在地——三城三味」巡迴餐會。首站自宜蘭凱渡廣場酒店的義式餐廳「archi藝廚」出發,自10月16日至24日,進行爲期9天的限定餐會,雙方主廚將以料理爲語言,以不同角度講述在地的故事。
這場合作不僅是廚藝交流,更是一場文化對話。雙方主廚以宜蘭在地食材爲主軸,融合日本與義大利料理精神,呈現出令人驚喜的「新在地」風貌。江振誠表示,「ORIGO」主廚Matteo Alberti攻讀攝影與平面設計出身,並將創意延伸至餐飲領域,「他對美感有非常獨到的眼光,很有自己的風格。」
在這次的限定菜單中,Matteo Alberti除了帶來多道自己餐廳的招牌菜,更特別以臺灣食材取代金澤原有食材,讓料理成爲三地文化交會的媒介,從風味到理念,重新定義「在地」的可能。
開胃小點「宜蘭一串心」由「archi藝廚」主廚廖昆琪以宜蘭夜市經典小吃爲靈感,將紅糟肉、豬頭皮、鳥蛋與香腸包入春捲皮中油炸,沾上特調甜辣醬與醬油膏,以熟悉的在地風味展開限定菜單序曲。在冷前菜「大海入港石花藻愛玉」中,他選用頭城海岸日曬的石花藻做成果凍,大溪虎蝦、青甘與鮑魚,最後淋上小黃瓜汁與檸檬油醋調製冷湯,呈現出酸香爽口的在地風情。
湯品「有山有海有農田——餛飩湯」以「宜蘭人的早餐」餛飩湯爲靈感,廖昆琪融合海與陸的滋味,將豬骨與三點蟹慢火熬製後,再以法式澄清湯方式呈現,湯裡有三顆分別以鹹豬肉、鮮蝦與三星蔥製成的手工義大利餃(tortellini),巧妙象徵宜蘭的土地、海洋與人之間的共生連結。
「櫻桃鴨野蕈玄米茶泡飯」則是「金澤人的早餐」,同時也是日本人視爲調養身心的「食療之食」。Matteo Alberti選用宜蘭三星鄉的玄米(糙米)製作泡飯,帶有義大利燉飯(risotto)的口感;泡飯中的宜蘭櫻桃鴨胸煎至表皮焦脆後,再用稻草熏製入味;同時採用鴨肉濃郁高湯,並加入大量秋季野生蕈菇呈現季節感;最後滴上龍蒿油,帶來些許輕盈的青草香氣,入口溫潤,尾韻悠長。
主菜「咖啡醬油羽衣燉山豬」將宜蘭噶瑪蘭黑豬的豬五花先慢火燉煮再油炸,並搭配以九層塔製作的青醬,再用義大利黑甘藍(Cavolo Nero)包裹,增添清爽香氣。Matteo Alberti秉持永續精神,燉煮後的肉汁製成醬汁,再加入利用咖啡渣和米曲(Koji)自然發酵一個月後再製而成的「咖啡醬油」製作成的泡沫,並加入些許咖啡油增添苦韻,層次豐富。
甜點「無花果葉義大利鬆餅」是 「ORIGO 」的招牌,Matteo Alberti特別將鐵模餅(Ferratelle)的模具帶來臺灣,以手工一片、一片地逐片壓制,中間夾着口感介於冰淇淋與雪糕之間的義大利傳統冰糕(Semifreddo),外層撒上風乾無花果葉粉,增添清新香氣。爲了強調無花果葉溫潤甜美的氣息,特別將「無花果葉義大利鬆餅」放置在無花果葉上,底下同時放了乾燥的無花果葉,在香氣的層層堆疊中,風味也更加迷人。
包裹着臺灣蓮霧的「奧立格水果大福」,則是限定菜單中最令人驚喜的小茶點。Matteo Alberti主廚主廚自制 Q 彈糯米外皮包裹臺灣白豆沙,襯托着蓮霧的清甜多汁,讓人氣日本傳統和菓子也擁有全新的宜蘭在地風貌。
從金澤到宜蘭,從海岸到山林,這場餐會不只是廚藝的展演,更是一場「風土的再創造」。「ORIGO」以義式感性對話臺灣的在地精神,「archi藝廚」則以東臺灣的風景迴應世界的邀請。當「在地」成爲異文化下的共感語言,每一道菜都將成爲「新在地」概念下的雋永金句。
◎不一樣的在地EPISODE1「宜蘭」:ORIGO X archi藝廚
宜蘭一串心。記者高婉珮/攝影
咖啡醬油羽衣燉山豬。圖/archi藝廚提供
櫻桃鴨野蕈玄米茶泡飯。圖/archi藝廚提供
大海入港石花藻愛玉。圖/archi藝廚提供
無花果葉義大利鬆餅。圖/archi藝廚提供
有山有海有農田——餛飩湯。圖/archi藝廚提供
國際名廚江振誠(左起)、「ORIGO」義大利籍主廚Matteo Alberti與日籍太太Asari,攜手爲「Neo-Locale 不一樣的在地——三城三味」巡迴餐會揭開序幕。圖/archi藝廚提供
奧立格水果大福。圖/archi藝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