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揭臺籍漁船涉虐 民團籲遠洋漁工納職保、勞基法

國際媒體揭臺籍漁船涉虐,民團籲遠洋漁工納職保、勞基法。圖爲漁工整補漁網。(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我國現行漁工可分爲境外聘僱及境內聘僱,而前者不適用勞動基準法、最低工資爲550美金,惶論相關社會保險,國外媒體近日揭露臺籍漁船涉嫌虐待外籍漁工。「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漁工盟)17日赴勞動部陳情並指出,勞動部對保護遠洋漁工勞權責無旁貸,並應研議納入勞基法或職災保險保障中。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漁工盟)17日赴勞動部陳情並指出,勞動部對保護遠洋漁工勞權責無旁貸,並應研議納入勞基法或職災保險保障中。(林良齊攝)

臺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施逸翔表示,遠洋漁工不適用《勞基法》等保障,主張政府應讓他們享有平等且完整的基本勞動尊嚴,並應與家事移工納入勞動職業災害保險強制納保對象。此外,歐盟官員也強調遠洋漁船應裝設 Wi-Fi、保障漁工對外通訊權,但政府至今僅以補助、自願方式推動,且成效低落,呼籲勞動部正視責任,一起推動農業部漁業署修法。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認爲,勞動部作爲勞權主管機關,卻在遠洋漁工議題長期缺席,面對爭議只轉述漁業署說法,顯示毫無主導作爲。而此次CNN報導所揭露的案例,全數來自民間團體,沒有一件是透過勞動部的1955申訴專線揭發,凸顯政府無法提供移工有效的申訴及救濟管道,要求勞動部必須正視責任,定期與民團展開對話,確實落實外籍漁工人權承諾。

漁工盟呼籲勞動部應讓外籍漁工應全面適用勞基法,不論遠洋與近海,都應納入勞保與職災保險、落實海上1955申訴政策、強化海上勞動檢查,確實掌握遠洋漁工勞動情況、勞動部定期與漁工盟會議,共同提升外籍漁工人權保障等訴求。

勞動部則迴應,勞部重視民間團體倡議與關切倡議與關切,相關議題可循既有溝通管道相互交流與交換意見,將持續透過跨部會協溝通管道相互交流與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