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壓力炸鍋 歐盟本週要求越南消除貿易壁壘

歐盟執委會說,在2019年簽署降低關稅的自由貿易協定後,越南成爲歐盟在東南亞的最大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達到了670億歐元(約合790億美元)。

然而數據顯示,雙方貿易嚴重不平衡,歐盟去年貿易逆差增加近20%,達到約500億美元。數據還顯示,差距不斷擴大,今年上半達到近300億美元,而且7月還在加速。

歐盟貿易專員塞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在本週五將會見越南官員,同時他也將訪問印尼和馬來西亞。

兩名歐洲官員表示,塞夫喬維奇將出席河內的會議,會談的重點將是消除歐盟食品、藥品和汽車等產品的非關稅壁壘。

歐盟執委會發言人拒絕對該新聞發表評論。

5名歐洲官員表示,由於行政原因而無法出口(越南)的產品有數十種,其中包括義大利的蘋果和獼猴桃,西班牙的家禽,德國的馬鈴薯,以及多個歐盟國家的豬肉。

兩名官員指出,儘管越南當地政府認爲某些農產品是安全的,但由於獲取農業產品證書方面的延誤,這些農產品仍無法賣到越南消費者手中。

歐盟官員說,越南官方經常將延誤責任推給人員短缺問題。

這次會談是在更廣泛的壓力下進行。由於美國關稅,歐盟和越南都試圖多樣化市場,爲產品尋找新出路。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估計,由於美國對越南課徵20%關稅,將致使越南對美出口減少約20%,成爲東南亞最脆弱的國家。

在週五的會議上,雙方官員還可能討論越南新的消費稅。一位官員說,這將打擊歐洲的葡萄酒出口。

歐洲官員說,歐洲藥品和汽車出口的問題,正逐漸獲得解決。

根據會議議程,越南將提出稻米出口,以及歐盟對碳密集的鋼鐵課徵關稅問題,以及企業盡責調查法規等問題。(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