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消費取代生產 中國大陸努力目標
接受彭博電視臺訪問的羅奇認爲,中國大陸需要一個新的成長動力,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就是那股成長動力。北京政府必須更積極地設定目標,然後在即將到來的十五五規劃(15th Five Year Plan)中試圖要達標。
這位經濟學家指出,因中國大陸目前的經濟局勢要比過去更加急迫,房地產的不景氣,以及各國對中國大陸出口的抵制構成威脅。羅奇呼籲在10年內,要把中國大陸家庭消費佔GDP的比重,從目前40%左右提升到50%。
羅奇表示,中國人擅長於達成目標,只是需要找到實踐目標的方法而已。彭博社認爲,羅奇的說法跟部分中國大陸的經濟學者不約而同,例如,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盧鋒(Lu Feng)等。
盧峰曾說過,中國大陸可以把消費佔經濟成長的比例,在未來5到10年的時間內,提高5%到10%爲努力的目標。中國大陸領導人今年應該加強刺激像是消費等內需,不過,在消費補助效應退燒後,近幾個月以來,提高家庭支出的進度已停擺。
這些激勵措施,例如爲有小孩的家庭提供補貼金等,基本上是屬於漸進式的,而不是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爲,經濟轉型必需要有結構性的改革。這些改革還包括把財政和稅收制度轉向鼓勵消費,而不是從事生產,以及改善社會保障網,以減少預防性的儲蓄。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中國大陸家庭消費佔GDP比重,不到全球平均的56%,甚至還遠遠落後於高所得國家將近60%的高水位。23日,中共四中全會(fourth plenum)已召開完畢,會中訂定下個5年的發展計劃,以及習近平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