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東南亞心寒?川普神助攻 中國「後院」更穩了
該報告稱中國超越美國成爲東南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外部夥伴,主要因爲華盛頓的外交政策「缺乏連貫性」。相較之下,中國憑藉着保持一致的貿易、投資和外交政策,在該地區站穩腳步。
該報告在評估貿易、投資與軍防方面的合作伙伴時指出,「在東南亞,中國無處不在。相比之下,美國在東南亞則展現出兩種不同的面貌。川普政府在關稅、削減援助和留學教育方面的全球政策,只會加劇美國與這些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脫鉤」。
報告指出,在該區域的貿易,中國佔有主導地位,在該地區的出口佔比達20%、進口占比達26%,相較之下,美國的佔比僅有16%。中美之間的差距在柬埔寨、寮國和緬甸最大,中國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比美國高出60%~150%。
在該區域,美國在菲律賓和新加坡等長期軍防盟國的影響力仍然最強。但研究指出,在整個東南亞大陸,華盛頓則越來越「邊緣化」。
美國總統川普下個月將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屆時應能反映美中影響力的攻防與變化。川普在4月的「解放日」宣佈涵蓋全球的大規模關稅措施,其中以東南亞國家尤其受到重創,即使在7月調整關稅後,寮國和緬甸仍然面臨稅率高達40%的關稅。
今年7月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痛批川普發動貿易戰及削減援助與媒體支出,將「全球領導權拱手讓給中國」。根據智庫Pew Research Center所做的調查,富裕國家對北京的認同感達到32%,創下6年來新高,而對美國的支持率則下降至35%,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
Lowy Institute副主任Susannah Patton表示,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方面,「中國遙遙領先美國」,但我們也提到了東南亞鄰國之間關係的重要性,也就是中國尚未將該地區納入「包贏的」勢力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