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中國偏好戰爭?《暴風圈》引爆中韓舊恨新仇
▲全智賢在政治驚悚韓劇《暴風圈》裡,飾演總統候選人。(圖/翻攝自FACEBOOK/Disney+)
文/朱錦華
稍早前熱播的大製作政治驚悚韓劇《暴風圈》裡,飾演外交官的女主角全智賢說了這麼一句臺詞:「爲什麼中國會偏好戰爭?這樣核彈可能會落在邊界地區啊!」這句被許多大陸網友認爲有辱華意味的臺詞,引發強烈反彈,紛紛呼籲恢復「限韓令」,抵制韓國。
差不多在同一時候,韓國總統李在明宣佈給予中國旅客免簽入境,卻引來大批韓國民衆反對此舉,嗆聲要中國人滾回去。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2月至5月初向美國、南韓、日本、德國等全球19國共2萬4525人進行民調,結果顯示韓國人的反中情緒高達80%,創下2002年以來最高紀錄。
▲從殺手變身情人保鑣的姜棟元。(圖/Disney+提供)
美國《外交家》雜誌跟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針韓國境內1364名成年男女進行的民調則顯示,韓國人的反中情緒逐年升高,逾80%成人對中國感到厭惡,當中20至30多歲族羣對中國最反感。爲什麼會這樣?
韓國有其歷史跟地緣政治鎔鑄而成的悲情。朝鮮半島上最後一個王朝:李氏朝鮮,500年曆史裡一直是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屈居大國之下的感覺,絕對不會是愉快的。後來東學黨之亂引來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最後爆發甲午戰爭。清廷戰敗是造成朝鮮半島被日本兼併的主因,怨恨自然難免。
▲電影《長津湖》說的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對抗美軍的故事。圖爲該片的宣傳海報。(圖/翻攝自微博)
更糟的還在後面。韓戰時,麥克阿瑟領導的「聯合國軍」反攻後直逼鴨綠江畔,眼看朝鮮半島即將統一,中共的「抗美援朝志願軍」卻橫空出世,把「聯合國軍」趕了回去;南北韓遂一直對峙到今天。如今,韓國多數年輕人視北韓(朝鮮)爲敵人。中國是北韓的重要支持者,焉能不恨?他們對統一既不抱希望、更沒興趣,只想保持現狀:在美國核子傘的羽翼下安居樂業。
然而,大國博奕下的地緣政治,讓南北韓都無法脫離暴風圈。2016年,當時的總統朴槿惠在美國壓力下同意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該系統表面是針對北韓,實質上劍指中國。此舉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於是祭出了所謂「限韓令」:包括大幅度限制韓國藝人到大陸辦演唱會、限制韓國電視劇的播放,強行喊停兩國之間的民間演藝合作等。
▲美國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反飛彈系統」。(圖/達志影像)
隨着後來幾位韓國總統不同的施政風格,「薩德系統」的部署進程時急時緩。「限韓令」也一度放寬。但對雙方的傷害已經造成。進入網路時代後,中、韓兩地網友經常因爲一些新聞事件互摃(例如網路謠言: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的,或是影視作品裡出現所謂辱華的言論或內容等),相互討厭感有增無減。
有人說,正如他們的國歌《阿里郎》歌詞裡所透露的,韓國是一個充滿恨的民族。他們恨日本人、討厭中國人,對美國人則是又愛又恨。事實是否如此,大家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