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章子怡命硬?《醬園弄》爲何口碑票房雙輸?
▲《醬園弄》由章子怡挑大樑演出。(圖/翻攝自微博)
文/朱錦華
香港導演陳可辛的大野心新作《醬園弄.懸案》不久前在大陸上映。這部取材自「民國四大奇案之一」的「醬園弄殺夫案」是大製作;鑽石級演員陣包括三位「大女主」:章子怡、趙麗穎、楊冪。男主角方面有「硬裡子」的雷佳音、易烊千璽和金馬獎影帝範偉。
然而本片的票房與口碑迄今雙雙受挫。「豆瓣評分」僅5.9分,是陳可辛迄今作品在該項評分裡得分最低的。近10萬名投票觀衆裡,超過75%的人給了3顆星及以下的評分(滿分5分)。本片成本約6億人民幣;但迄今票房約3.3億人民幣(製片方可分得約1.24億人民幣),顯示該片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製片方相當失望。這部作品整體來說表現並不差,那爲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不少批評者一語道破重要原因:分拆成上下集上映!
▲《醬園弄》取材自「民國四大奇案」。(圖/翻攝自微博)
明明章子怡也在,前車可鑑,陳可辛爲何就不懂得記取教訓?章子怡在本片裡飾演一名被形容是「命硬」的命運悲慘女子。真實人生中她是否「命硬」我不曉得。但如果大家不健忘,大概應該記得上一部因爲分拆成上下集上映,結果票房慘敗的華語大片,是吳宇森的《太平輪》。該片的女主角,正是章子怡!
《醬園弄》跟《太平輪》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取材自大陸民國時期的真實事件:都是大時代、大製作、大卡司;導演都希望能夠兼顧藝術與票房。但是決定分拆成兩集之後,一切都完了!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難逃虧損。(圖/UIP提供)
《醬園弄》由章子怡主演。(圖/翻攝自微博)儘管西方有些大IP:例如《復仇者聯盟》最後一集分拆成《無限之戰》與《終局之戰》兩部後,票房依然亮麗,但這僅是極少數的例外。「阿湯哥」的《不可能的任務》最終章分拆成《致命清算》與《最終清算》後,前者票房勉強打平,後者則註定虧損。由此可見,影片分拆上下集上映是極爲冒險之舉。
當然也有人會舉出吳宇森的《赤壁》上下集、以及烏爾善的《封神三部曲》都贏得好票房的例子。不過這兩個例子有點特殊。其一,無論是《赤壁》或《封神》的故事,都是華人觀衆早已耳熟能詳的。他們去看電影,主要是想看戰爭或特效場面、以及動作戲(還有些是去看金城武或林志玲)。而且,由於它們是動作電影,全球票房也有裨益。
▲《太平輪》找來金城武(左)與黃曉明兩大男神掛帥,還是救不了票房。(圖/威視提供)
但《太平輪》和《醬園弄》卻是大家不熟悉的故事,又是悲劇;除非真的是驚天神作,否則,華人觀衆普遍對這種要看上下集的電影提不起勁。《醬園弄》都已經擺明說是「懸案」,卻還要分成兩集,大家更不來勁了。王晶說,陳可辛想兼顧藝術與票房,結果是兩頭都顧不好。
這番話從上集的內容來看,是可以獲得印證的。明面上是涉及謀殺的驚悚懸疑電影,裡面卻花了很大篇幅去談女權問題(沒有人反對女權,但不適宜在一部驚悚片裡卯起來大談女權)。結果是驚悚、懸疑、推理的內容變淡了(可能有部分被挪到下集),劇情不免顯得空洞化。如果陳可辛不那麼渴求要拍「大片」,少用一些大明星,稍爲壓低製作成本,把故事限縮在3小時之內一部拍完,《醬園弄》應該還是一部質感不錯、值得觀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