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對話 × 在地實踐!「She Can青春期生理教育研習營」打造月經平權全球行動力
已邁入第六年的She Can青春期教育教師研習營持續邀請第一線優秀教師、醫師分享觀點,更邀請重量級國際NGO與會,接軌國際趨勢。李清宇/攝影
月經教育接軌國際!由金百利克拉克公司與旗下 Kotex 靠得住品牌主辦的「She Can青春期生理教育研習營」,堂堂邁入第六屆,今年首度突破地域限制,邀請重量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與國際計劃Plan International共同參與,爲國內月經教育現場帶來全球趨勢,與未來十年的國際倡議視野。
本屆研習營共吸引超過600位來自全臺各地的健教師資與校園護理師參與,除了有臺灣第一線優秀教師與醫師分享月經教學與青春期女孩診間觀察實務,也首度聚焦國際月經平權趨勢,不僅翻轉課堂,更打開了與世界對話的大門。
國際講者首度登臺 連線全球月經教育現場
來自 Plan International 國際計劃的薛青專案經理在線上分享,國際計劃2020年起與金百利企業及Kotex品牌合作月經教育項目。長達3年進入大陸西南部資源較缺乏國中小、大學校園,規劃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教學方案,包括繪製月經主題手抄報在校園展覽,引導學生書寫月經故事,陪伴女孩發展不受限制的未來。
過去曾主導UNICEF全球月經平權項目、現爲 菲律賓辦公室負責人Brooke Yamakoshi則強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月經教育上專注推動「社會支持、知識與技能的提升、設施與服務提供、與獲得適當可負擔的生理用品等四大核心,目標在讓所有女孩都可以上學、勇敢追逐夢想。未來十年期許推動更多跨部門對話合作,加速月經平權項目的實踐。
過去曾在全球負責推動月經平權工作的UNICEF 菲律賓負責人Brooke Yamakoshi獲邀分享《經期健康的全球與區域性觀點》,引領教師們瞭解國際倡議如何與地方教育接軌。圖片來源:線上研習營截圖
教學現場實踐She Can理念 打造共學與共感課堂
月經教育要落實到學校領域,「怎麼教」很重要。金華國中黃蕙欣老師分享,以分齡、分性別的教案設計爲基礎,透過角色扮演、感官體驗與同理討論,讓男學生實際體驗經期感受,引導學生在日常互動中建立月經素養。
金華國中黃蕙欣老師透過《月經教育教學全攻略》,分享如何從教案設計出發,提升學生對月經平權主題的理解。李清宇/攝影
瑠公國中王君豪老師則以「暖男挑戰賽」課堂活動,帶領學生以遊戲互動方式認識生理用品、設計反轉小紅卡,讓男學生學習同理與支持,強調男學生也能成爲月經支持者,他表示「當我們把月經當作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去談,它就不再是禁忌。」展現了She Can 教案在課堂現場的高度可行性與實際影響力。
臺北市瑠公國中王君豪老師以《走在月經平權的路上》爲題,分享如何在教室中實踐性別友善的教育理念。李清宇/攝影
醫療視角補位教育落差 林映玫院長分享診間青春困惑
詩宓診所林映玫院長也在研習中帶來醫療現場的關鍵觀察。她指出,青春期學生常有月經不來、亂來或過度焦慮等狀況,背後其實是對身體變化的不瞭解與恐懼。
「如果學校能更早開始啓動生理教育,許多問題其實可以提前預防。」她也呼籲老師們在教學時別忽略學生的提問與情緒,因爲「這些不只是生理現象,更是成長的訊號。」
詩宓診所院長林映玫醫師,分享在診間觀察到五花八門的青少女月經問題與提出正確觀念。李清宇/攝影
月經教育國際接軌 She Can專案拓展全球合作新局
金百利克拉克大中華區企業溝通暨政府事務總監楊永玲表示,「我們希望讓第一線教師知道,他們教的每一堂月經課,不只在影響眼前的學生,這樣的行動也正在與全球女孩並肩前行。」
「She Can青春期生理教育專案」今年邁入第六個年頭,超過兩千位教師好評,累積超過四十萬名國中學生給予正向回饋,不只內容更實用,也整合國際月經教育趨勢與數位工具資源,真正做到「全球在地化」教育行動。楊永玲表示,期望透過「She Can」月經教育行動,幫助青春期孩子用更自在的角度看待月經,讓月經不再是隱諱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