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DS敲響「輝積」喪鐘?分析:全球AI股今年仍旺

瑞銀看好全球AI股前景,但對於最近大漲的中國AI股則抱持相對保守的看法,稱該族羣之後的漲幅可能放緩。

2022年底出現的「ChatGPT時刻」引爆全球AI股狂熱,並帶動那斯達克指數市值暴增約13.5兆美元。瑞銀表示,這其中約9兆美元來自於AI概念股大漲。

與此同時,中國科技股的表現落後,直到最近DeepSeek引發關注,帶動中國科技股市值自1月底以來急升3,500億美元。

DeepSeek宣稱自家以驚人超低成本開發出的AI模型,媲美OpenAI砸下重金打造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這個突如其來的發展撼動了市場對AI系統「貴就是好」的信仰,也讓輝達(Nvidia)、臺積電(2330)等全球AI熱門股應聲重挫。

展望未來,瑞銀認爲全球AI股和中國AI股都還有進一步走高的空間,但兩者的報酬率可能有差。

瑞銀預期2025年全球AI股仍將有約15%的上漲空間,但中國AI股未來3年的平均年報酬率只略逾10%,因爲過去20天的行情已經反映其巨大的上漲潛力。分析師表示,中國AI股的上行風險在於如果繼續走強,那麼剩下的37%上漲空間可能很快就打折。

此外,瑞銀的分析指出,到2026年,全球AI支出將達到5,000億美元,AI相關總營收估將達到類似的水準。到2026年,全球AI的終端需求商機估將達到約1兆美元,相關利潤估平均達到35%,而相關半導體的利潤更逼近50%。

此外,瑞銀預估到2028年,中國在AI方面的支出將達到300億美元,約佔全球AI相關支出的6%。中國AI相關營收預估達到500億美元,AI終端需求商機估達到800億美元,營業利益率預估爲20%,營業利益估達到160億美元,遠低於全球AI相關營業利益3,500億美元。

至於AI投資組合,瑞銀仍然偏好半導體和雲端平臺公司,包括輝達、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各佔其投資組合約12%~14%。而在中國AI股方面,瑞銀則推薦騰訊和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