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暴風式吸金 AI新創公司出現「泡沫危機」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投資長Bryan Yeo在新加坡舉辦的一場活動中表示,在初期創投領域,現在出現了一些「炒作」泡沫。任何貼上AI標籤的新創公司,其估值會立即飆升,與其規模尚小的營收相比,呈現巨大的倍數。這對有些公司來說可能是公平的,但對有些公司而言可能並非如此。
根據PitchBook所做的調查,2025年第一季全球AI新創企業籌資總額達到731億美元,佔所有創投注資總額的57.9%,主要由OpenAI的400億美元等籌資案所驅動,因爲投資圈正爭相搶進這波AI熱潮。
GIC投資長Bryan Yeo表示,市場的預期可能遠遠超出AI所能帶來的效益,今天我們看到AI資本支出一片欣欣向榮,這粉飾了經濟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弱點。
TPG資本公司總裁Todd Sisitsky表示,「害怕錯失機會」(Fear of Missing Out,FOMO)對投資人是很危險的事,而至於AI產業是否已經形成泡沫,目前看法相當分歧。一些AI公司的營收在幾個月內就達到1億美元,而另一些處於早期創投階段的公司,其每位員工的估值在介於4億~12億美元之間,這實在太驚人。